close
史從何來?檔案中所見之民國大學歷史系——以北大、清華、聯大、央大、中大、燕大為中心
原標題:史從何來?檔案中所見之民國大學歷史系——以北大、清華、聯大、央大、中大、燕大為中心
一、選題緣起
◎ 諸子時代和民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兩個軸心時代;
◎ 以學府-學刊-學人的框架來進行二十世紀學術史考察;
◎ 學府方面形成國傢-社會、中央-地方、學術-政治的范式;
◎ 大學校史研究由”內史“走向”類史“,校史口述熱;
◎ 校史研究史料:文獻、實物、口述的多元融合;
◎ 文化熱、國學熱、民國熱、校慶熱催生校史研究熱潮;
◎ 校史研究相對火熱,歷史專業科系研究不足,史料限制;
◎ 問題意識的凸顯:我們是大學歷史系學生
我們的專業從何而來???
為什麼選擇這六所學校???
◎ 北京大學“上承太學祖庭,下立大學正統”,現代中國與中國史學的歷史起點;
◎ 清華大學為三大留美預備役學校之一,在西學東漸中居功甚偉,新史學、近代史學科、世界史之源頭;
◎ 南京大學為南雍學府,東南人文淵藪,《學衡》與《史地學報》所在,誠樸雄偉!
◎ 中山大學語言與歷史研究所發“新漢學”之端,梁方仲任職於陶孟和之社會所,後與傅衣凌一脈共同造就“華南學派”;
◎ 西南聯大為“戰時史學”又一支;
◎ 燕京大學挾哈佛燕京學社,為教會大學代表。
人民的大學在哪裡???
二、民國大學校史與系史研究資料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檔案史料匯編》第三輯“教育“、中華民國檔案史料匯編第五輯第一編”教育“;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
◎ 朱有瓛:《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 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
◎ 李森:《民國時期高等教育史料匯編》
◎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 王強:《民國大學校史資料匯編》;
◎ 李景文、馬小泉:《民國教育史料叢刊》;
◎王應憲:現代大學史學系概覽(1912-1949);
台中產後照護推薦
……
(個案陳平原、尚小明等的北大及北大史學研究,蘇雲峰、仲偉民、劉超等的清華及清華史學研究,沈衛威、許小青、蔣寶麟等的南大及南大史學研究,王學典等的山大及山大史學研究,王東傑等的川大及川大史學研究……)
◎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出的《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資料叢刊 民國大學校史資料匯編》共收錄有關文獻一百六十餘種,涉及民國時期大學、學院等機關共八十餘傢。文獻的主要類型為當時編輯的大學一覽、概況等,主要記載各個大學的歷史、院系課程設置以及說明、教師名錄資歷以及學生名錄、紀念刊發表的論文等,其中收錄的大量的“一覽”、“概況”,這些在當時大多為非正式出版物,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還有一些報刊資料如《新青年》《北平大學區教育旬刊》《東南大學南京高師日刊》《國立大學聯合會月刊》、《國立大學聯合會季刊》《國立中央大學校刊》、《學衡》等都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
三、本選題所依托之檔案
◎ 本選題所依托之檔案大多來自於中美百萬、大成老舊、各大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和手稿,大多數是未刊稿,以各大高校歷史系內刊居多,如各校課程一覽(年度概覽、一覽、現狀、指導書、要覽、院系介紹)原件、《北京大學日刊》《省立廣東大學校刊》《清華周刊》《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國立中山大學日報》《北京大學卅一周年紀念刊》《治史雜志》(北大歷史系內刊)《嶺南周刊》《消夏周刊》(清華內刊)《清華暑期周刊》《清華校友通訊》《清華年刊》《史學消息》(燕大歷史系內刊)《燕京新聞》《燕大年刊》《燕大三年》《燕京社會科學》《史學雜志》(中央大學歷史系內刊)《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教育公報》《文匯報》《世界日報》《中國青年》……
四、檔案中所見之民國大學歷史系
(一)、1909——1949年各年度新設大學史學科系一覽表
1909—1910:京師大學堂(1912年改稱北京大學)
1910—1911:金陵大學
1917—1918:北京大學(復辦)、
聖約翰大學
1918—1919:華西協和大學
1919—1920:燕京大學
1921—1922:中央大學
1923—1924:北平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武昌中山大學、廈門大學
1925—1926: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河南大學、持志學院
1926—1927:中國大學、齊魯大學、成都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1927—1928:成都師范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
1928—1929:浙江大學、暨南大學、東北大學、光華大學、中國公學
1929—1930: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滬江大學、福建協和大學
1930—1931: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山西省立教育學院、武漢大學、之江文理學院
1931—1932:四川大學、華西協和大學(復辦)、嶺南大學
1933—1934:廣東省立文理學院
1935—1936:大同學院
1936—1937:浙江大學(復辦)、之江文理學院(復辦)
1937—1938:西南聯合大學、西北大學、雲南大學
1938—1939:國立師范學院、西南聯大(師范學院)、中央大學(師范學院)、浙江大學(師范學院)、西北師范學院、中山大學(師范學院)
1939—1940:山西大學
1940—1941: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南華學院、四川大學(師范學院)
1941—1942:中正大學、中法大學、南寧師范學院
1942—1943:貴州大學
1943—1944:安徽學院
1944—1945:江蘇學院、貴陽師范學院、湖北師范學院、中華文化大學
1945—1946:北平臨時大學、北平師范學院(復辦)、湖南大學、津沽大學、光華大學(復辦)
1946—1947:南開大學(復辦)、華北文法學院、安徽大學、蘭州大學、英士大學、長春大學、東北中正大學、長白師范學院、昆明師范學院、相輝文法學院、臺灣省立師范學院、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
1947—1948:江南大學、武昌華中大學(復辦)、珠海大學、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以上來自尚小明先生。
(二)北京大學歷史系
北京大學史學門課程(1917—1918)、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19)、北京大學史學課程(1920)、北京大學史學系科目(1921)、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23)、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24)、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25)、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26)、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29)、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30)、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31)、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32)、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33)、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34)、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35)、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36)、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39)、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41)、北京朱希祖《大學史學系過去之略史與將來之希望》(1929)、廖遠兮《北京大學史學系概況》(1934)、士丁《北京大學史學系新動向》(1935)、《北京大學史學系南遷記略》(1939)、張勁《北大史學系近況》(1946)、艾治平《北京大學史學系》(1947)、《北京大學史學系》(1948)、《北京大學史學系》(1948)……
分析:
1、1918—1919廢門改系,史學門課程分為通科和專科,有以一時代為范圍者、以一書為范圍者、以一種事件為范圍者;
2、1917年有中國通史、地理沿革史、法制史、經濟史、美術史、英文;
3、1918年增加歷史研究法、東洋通史、金石及考古學、人類及人種學、學術史、民俗史與宗教史、中國與亞洲諸國交通史、第一外國語、日本文(蒙古文、西藏文、滿文)四選一;
4、1919年增加哲學史大綱(五四運動、胡適回國)、科學概論(英國倫敦大學留學生王星拱)、社會學大意(陶履拱)、心理學、論理學、外交史(英國倫敦大學留學生梁敬錞)、史學史(朱希祖,學術史變成史學史,史學社會科學化的關鍵人物,何炳松亦於是年任教);
5、1920年開始出現西洋史,中國通史、西洋通史又分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古代史中西周史、戰國史和秦史單獨析出,出現印度古代史、政治史、中國文學史、中國史學概論(朱希祖)、新史學(英文,何炳松,何炳松與陳衡哲的加盟)、唯物史觀(李大釗),與政治系、哲學系、國文系合班;
6、1921年出現生物學大意、政治學原理、經濟學原理、印度古代宗教史、統計學、中國通史(文化史之部),認為社會學、生物學、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及人種學皆為史學基本科學;
7、1923年重視現代史、出現法律哲學、社會心理學等交叉學科,在中國通史(文化史之部)的基礎上出現歐洲文化史,楊棟林講授歐洲社會變遷史、李大釗講授史學思想史;
8、1924年陳瀚笙、朱傢驊、劉崇鋐加盟,朱傢驊講授地史學,陳瀚笙講授、歐美通史、本國史學名著講演、歐洲中古史、歐美近世史、歐美史學史等,北大外國史實力充實,出現本國和外國之別,歐美史學出現通史著作,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科在學術史、史學史、史學概論、史學思想史之外,出現史學名著和歐美史學史;
9、1925年出現人文地理、本國文字學、言語學、憲法、歐美經濟學說、歐美政治思想史,歐美史和思想史開始發展起來;
10、1926年基本無變化。1929年鄧之誠加入講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朱希祖、羅傢倫、蔣廷黻開始講清史、清史(鴉片戰爭及太平天國)、清史(外交),陳寅恪開始講南北朝高僧傳,吳寄荃開始講西藏史,張星烺開始講中西交通史,劉崇鋐開始講英國史,傅斯年開始講史學方法論,陳垣開始講史籍名著評論,顧頡剛開始講歷史專書選讀(中國),陳衡哲開始講歷史專書選讀(西洋),毛準開始講地圖學。這一年有幾大特點:一是群星閃耀;二是北大史學和清華史學之間教授流動及兼課頻繁;三是歷史地理邊界擴展;四是朱希祖雖然繼續占主導地位,但是傅斯年加入,本國文字學、言語學的因素開始生長;
11、1930年毛準繼續開設地學通論、歐洲地志、地圖基線論,張星烺開設西北歷史地理,歷史地理邊界繼續擴展。徐曦開設秦漢史,鄧之誠開設魏晉南北朝史、朱希祖開設宋史、陳垣開設元史,斷代史粗具規模,中國史和西洋史的近百年史的課程概念出現。倫明講明清史籍研究,在之前的史學名著、歷史專書選讀、史籍名著評論等的基礎上,歷史文獻學也發展起來。哲學系開始講授西洋哲學史;
12、1931年出現關鍵轉向,蔣夢麟暫代歷史系主任,主張嚴整的訓練,在反面有三個條件:一不取乎泛懶漫汗的知識;二、不取乎不能充實的知識;三、不取乎不相幹的知識”。直接不點名批評朱希祖領導的過度的史學社會科學化。他又主張,史學的工具第一是目錄學,第二是史籍所憑的外國語言,“史語所”的概念呼之欲出。錢穆開始進入北大講授中國上古史、漢魏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孟森開始進入北大講授滿洲開國史、明清史料擇題研究,陶希聖開始進入北大講授中國社會政治史、中國政治思想史,趙萬裡開始進入北大講授中國史料目錄學、中國雕版史,黎東方開始進入北大講授西洋近代史、法國大革命史,李季谷開始進入北大講戰後國際形勢、日本近世史,梁思成開始進入北大講東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陳受頤開始進入北大講授歐洲中古史、近代中歐文化接觸研究,蔣廷黻講倫明講清代史學書錄,張星烺開始講南洋史地。最關鍵的是胡適重新回到北大講授中國哲學史,胡適的弟子傅斯年開始講《中國古代文籍文辭史》,顧頡剛開始講《尚書研究》,蔣夢麟-胡適-傅斯年體制開始形成,從理念-人事-課程等各個方面,北大歷史學系全面更張;
13、1932年四大必修課:哲學概論、科學概論、中國通史、西洋通史,傅斯年講授關鍵的史學方法導論,方壯猷講遼金元史,李濟、梁思永講授考古學與人類學導論,陶希聖開設中國社會史(這是北大課程體系中第一次出現中國社會史的名字),聶鑫講授中亞民族史,董作賓、徐中舒講授殷周史料考訂,傅斯年講授中國古代文學史,范文瀾講授古歷學,鄭天挺講授古地理學,薑忠奎講授古典制學,北大上古史實力顯著增強;
14、1933年陳同燮開始講授西洋通史、西洋上古史、歐洲殖民視野發展史、一八一五年以後之英帝國,1932年其講授西洋近百年史、英國史,陳同燮及陳受頤在世界史的分量加重。蒙文通開始講授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周秦民族與思想,唐蘭講授先秦文化史,王謨講授西洋地理,胡謙之講授中國財政史,馬裕藻講授經學史。是年陳受頤兼任系主任,朱希祖、傅斯年、孟森、馬衡並為兼職教授;
15、1934年中國史料目錄學為本系一年級必修科,傅斯年開設中國上古史擇題,馮傢昇開設東北史地,向達開設明清之際西學東漸史、近四十年中國史學上之新發現,姚士敖開設西洋史擇題研究,毛準開設希臘文明史,本系教員開設畢業論文,容肇祖開設中國思想史,張頤開設西洋哲學史,胡適開設中國文學史概要,鄭奠開設傳記文學研究,梁實秋開設英國文學史,周作人開設日本文學史,文學史的比重增大;
16、1935年馮傢昇開朝鮮史、臺灣史(中國地方史的先驅?),皮名舉開設西洋史學史,齊思和開設西洋當代史,聶西生開設法國史,顧頡剛開設春秋史,傅斯年、勞幹開設漢魏史擇題研究,姚士敖開設蒙古史研究;
17、1936年錢穆開設宋元明思想史,盧明德開設西洋近古史、俄國史,姚從吾開設世界史擇題研究,李錫祿開設德意志近代史、意大利近代史,陳垣開設史源學實習。這一時期北大世界史學科快速發展,另可總結出北大史學又兩大特征:教授多學貫中西,北大重視指導學生進行擇題;
18、1939年日語成為必修科目,歐語中英法德比較重要;
19、1941年出現東亞史、古代社會發達史;
20、朱希祖《北京大學史學系過去之略史與將來之希望(1929)》,(民國)六年,從中國文學門和國史編撰處分出一部分教員和編撰員組建中國史學門,當時文科學長為陳獨秀,獎勵新文學……本門教員對新文學有不慊者,大都改歸中國史學門。……希祖再至日本考察史學一二年,歸於史學門主任。……希祖此時力主派選本系畢業生至德國留學,專習歷史與地理。(毛準於傅斯年時代亦被留任)……以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為史學基本知識;
21、廖遠兮《北京大學史學系概況(1934)》,第一次改革乃在民國八年五四運動後,康心孚先生來任系主任,始添西洋史各課,而改稱為正式之史學系,乃由一國的史學轉為世界的史學。……然後至民國十六七年間,本校被迫改為京師大學之禍起,諸先生皆先後遠引高蹈。從康心孚擔任系主任,1920年首先出現西洋史,到原嶺南大學文學院長陳受頤擔任系主任,北大世界史學科的發展譜系清晰可見;
22、士丁《北大史學系的新動向(1935)》,陳垣先生在課堂上講,遇到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講中大歷史系今年隻有二十幾個報名,最終錄取七個。學歷史的都跑到北方去瞭,南方很難得到發展。陳垣先生繼續講,北方大學的史學系,北大最為老,課程也最完備,居於領袖地位。陳受頤先生擔任系主任之後,力圖填平師生之間的鴻溝,組織史學系的“師生談話會”。談話會之外,還準備出一個通訊性質的刊物,專門刊載在校和畢業學生的來往信件;
23、《北京大學史學系南遷記略(1939)》,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以前(盧溝橋事變前)在校學生人數七十人,其中有三年級的楊志玖,二年級的吳承明,一年級的王玉哲、楊翼驤。長沙臨時大學時期有三十一人,包括四年級的楊志玖,三年級的吳承明,二年級的王玉哲。西南聯合大學時期(二十七年四月以後),在自蒙分校報道上課的有十九人,有四年級的楊志玖和二年級的王玉哲。在昆明文學院上課的有四人(王俊升赴西北講學),有吳承明等人。有意思的是其中堅持上課且聲名彰顯者,除瞭吳承明之外,後來都成瞭南開史學的重要代表;
24、張勁《北大史學系近況(1946)》,……掀起實證派的大旗和古典派的為敵,無情懷疑古代美麗的傳說和神聖的經書,把中國歷史從正統派的因襲下解放出來……現在還局限於實證主義歷史學的范圍……最近一位聯大復員來的學生向代系主任鄭天挺先生提出,希望他繼承兼容並包的精神,聘請新的科學派歷史學者來擔任教授。多年來系主任多是姚從吾先生擔任的……德國留學生,黨團負責人之一,最近榮升河南大學校長,最初扭扭捏捏不肯去,說是辭職結果成瞭就職,還分辯是政府、胡適、傅斯年先生壓迫他去的。傅斯年包庇德籍納粹分子,“一二一”之後他從來沒和同學們見過面,因為他們是曾經要他自殺以謝國人的。向達先生是最得學生尊敬的一位師長……毛子水先生對胡校長特別殷勤,本學年決定開科學史和西洋文化史,畢竟自知太空洞,把科學史停開瞭。在聯大的時候,每年選他功課的學生不會超過五位,現在擔任北大圖書館館長的他還有幾十萬圖書沒有整理完畢……新聘教授還有剛被中大解聘的沈剛伯先生……現在全系共有一百三十五名學生……但鄭先生希望把文學院改成史學院。北大本科研究所中與史學有關的部門是史學部分、考古學部分和人類學部分,新增設的四個研究室,有三個與史學系有關的:明清史料整理室,主任由鄭天挺先生兼;古物整理室,主任是向達先生;金石文字整理室,主任原定為姚從吾先生……可能是唐蘭。北大的藏書一共有六十餘冊,大圖書館有五十萬冊,戰後自偽新民學院接收來的有十二萬冊(前平大法商學院),其中歷史方面的書籍約有二十萬冊。課外經常的學術活動主要有學術講演會、學術討論會、實習和參觀……目前實習的學科隻有史前史一種,參觀的對象是古跡、博物館、圖書館、大書齋、古董鋪。此外擬舉辦野外考古和旅行,對象是敦煌、雲岡等地。系裡面原有的出版物是《治史雜志》,戰前隻出過一期。在昆明又出瞭一期,最近在希望一年之內出版第三期。能夠支配的報紙史學副刊,有天津《大公報》的《文史周刊》是本系幾位教授主編的,北平《經世日報》的《禹貢周刊》是張政烺教授編的,《益世報》上的《讀書周刊》是鄭天挺教授編的,這幾種副刊都成瞭本系師生發表史學作品的地方。讀本篇有一深刻感受,民國時期輿論環境的確較為寬松自由,普通人可在報紙上較為自由的臧否教授和黨權人物;(由此觀之從1931年朱希祖被蔣夢麟取代,到1934年徹底被排擠到中山大學,傅斯年影響北大歷史系的時間基本上隻是從1934到1937年,西南聯大時期主要還是歷史社會學,抗戰勝利之後根據文獻顯示北大學生對於“史語所派”學貴專門有一定的排斥,傅斯年在學生中的聲望並不高。其地位應該主要源於史語所對北大學生的選聘,而不是具體系政上。雖然其影響之大是毋庸置疑的,但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學術譜系“成王敗寇”的歷史追溯與建構);
25、艾治平《北京大學史學系(1947)》,北大史學系和中文系一樣的惹人註目,不分軒輊。因為在《文匯報》上一篇叫作《狗》的文章受到恫嚇的向達先生,是最受青年歡迎的一位;
26、《北京大學史學系(1948)》,在戰前的二十年中,本系一直在安定的學術環境裡發展著。朱希祖先生做系主任的時期最長,延請名儒碩學擔任教授,廣開各方面的課程,充實書籍圖表的設備,使本系成為國內史學研究的重要中心。陳受頤先生繼為系主任後,更在課程制度上建立完美的體系,切實的啟導學術研究的旨趣。於是根基既固,發展有途,人才薈萃,聲譽日隆。史學界名宿如陳漢章、何炳松、陳衡哲、陳垣、鄧之誠、徐炳昶、孟森、傅斯年、顧頡剛、蒙文通、錢穆等先生,都曾先後為本系教授。陳受頤先生自民國二十年擔任本系主任,二十五年出國講學,抗戰期間在美國各大學任教授及系主任,宣揚我國文化,深得彼邦人士的崇敬。他是貫通中西的學者,尤精研西洋中古史及中西文化思想交通的歷史;
27、《北京大學史學系(1948)》,胡適校長曾經主張把文學院改為史學院,史學系的地位可以想見瞭。史學系中古史部分的課程怕是全國最整齊的,不過西洋史部分就太糟糕瞭,隻有楊人楩先生在唱獨角戲。等老系主任陳受頤先生回國後,情況或可改觀……不過大傢都沒有耐心搞那些線裝書本,大多數的同學都無心於支離破碎的考證,厭棄與現實無關痛癢的東西。他們迫切地渴求著新的知識,他們希望能從歷史的發展裡發現新的道路。史學會是全系的組織,常代表同學發表意見,也時常主辦學術講演,有時還舉行學術討論會。在最近全系又將出現一個新史學研究會,欲以新方法研究中國歷史,開辟新的史學途徑。
(三)清華大學歷史系
清華大學歷史系(1926)、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29)、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0)、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2)、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5)、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7)、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47)、陸懋德《籌辦清華大學歷史系計畫書》(1926)、《清華大學歷史系發展計畫概略》(1927)、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近三年狀況》(1929)、楊鳳起《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課程概況》(1931)、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2)、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的概況》(1934)、劉崇鋐《清華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36)、梅貽琦《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47)、《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48)、沈有鼎《清華大學歷史課程改良芻議》、吳景超等《清華大學歷史系課程商榷》……
台中月子中心價格
分析:
1、1926年辦學宗旨:(一)中西並重以成全才,(二)添聘通才以宏造就,(三)改造史書以便學界,(四)搜羅東西材料以資研究,(五)註重西史方法以廣傳習,(六)添設考古學室以資參證等項;
2、1929年全部師資:教授羅傢倫(系主任)、教授朱希祖、教授孔繁霱、教授劉崇鋐,兼任教授陳寅恪,講師張星烺,講師王桐齡,助教郭斌佳。(可謂小而精)開設歷史哲學,重視國文、英文、中西通史,東亞史、中西方法、歷史專書選讀、史學史,選修課包括中國近代百年史(羅傢倫)、西洋近百年史(劉崇鋐)、西洋中古史、美國史、西洋通史、中國通史、唐代西北史料(陳寅恪)、中西交通史,及他系選修;
3、1931年蔣廷黻任系主任,講師增加原田淑人、G.M.Dutcher(杜捷爾),教員增加郭廷以,助教增加朱延豐。清華近代史乃至中國近代史的三駕馬車基本齊備,國際化程度持續增加。課程增加宋遼金元史、英國史、高僧傳之研究(陳寅恪)、唐代西北石刻譯證等(陳寅恪),可見不管北大還是清華,其課程設置除瞭有一貫的指導思想,也有因人設崗的傾向;
台中月子中心評價
4、1932年新增教授錢稻孫(與外國語文系合聘)、噶邦福、雷海宗,新增講師錢穆、黎東方、陶希聖,新增助教楊鳳岐,清華史學靈魂人物基本齊備。課程表中第一年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論理必須選一門,八個學分。其課程重視通貫、方法和實用,本年度因為有陳寅恪和錢穆兩位導師,所以中國古代史各個斷代基本上涵蓋。陳寅恪一人即開設晉南北朝隋唐史之研究、晉南北朝隋唐文化史、晉南北朝隋唐之西北史料、蒙古史料之研究、研究所中國中古史門(晉至唐)等五門課,噶邦福開設羅馬史、上古之近東及希臘、俄國近代史;
5、1935年新增講師張蔭麟和助教谷霽光,開齊中國通史、西洋通史、日本通史、美國通史、英國通史、俄國通史等及中國史各斷代史,而同時文科研究所歷史學部專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有陳寅恪開設的中國中古史專題研究,蔣廷黻開設的清史專題研究、清史史料研究等(此年教員中有吳春晗教授明史,應為後來的吳晗);
6、1937年劉崇鋐代理系主任,新增專任講師邵循正,講師齊思和、譚其驤,教員吳晗。第一年課程中有邏輯、高級算學、微積分(擇一),六或八學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地質學、普通生物學(擇一),八學分。文科研究所歷史學部專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有雷海宗的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陳寅恪的中國中古史專題研究,張蔭麟的清史專題研究;
7、1947年必修課程中有三民主義和體育(二年級以後為選修),課程類別分為中國斷代史、西洋斷代史及國別史、亞洲史、專門史、方法論及史學史,與大相比,此時的清華史學課程已經相當體系和齊整;
8、陸懋德《籌辦清華大學歷史系計畫書(1926)》,陸懋德為創始系主任,近時學者如梁任公、王靜安兩先生,皆治史學有名,並為本校所羅致……本系之計劃,略陳者左:宜中西並重以資深造也,宜添聘通才以宏造就也,宜註重西史方法以廣傳習也,宜搜羅東西材料研究也,宜添設考古學室以資參證也,宜改編吾國史學以便學界也;
9、《清華大學歷史系發展計畫概略(1927)》,本系有專科學生十六人,他系學生兼習本系各門中西歷史課程者已在八十人以上。中史教授續添一人,已推薦史學大傢柳翼謀先生,現方等候評議會議決。增設人類學一門,請李濟之先生擔任。凡西史課程皆用西文原書,以期易於深造;
10、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近三年概況(1929)》,新史學的輸入時間短,所謂“背景”、“環境”、“演化”諸辭句雖常見於近日的出版物,實至今未深刻影響國內的史學。通史大都不通,要麼隻是解釋講義之文字,要麼采用紀事本末體,史料堆砌,要麼舍棄正史的本紀、列傳,專講《通考》《通典》,名之曰文化史,以求時髦。自二十二年起,雷海宗教授講授民族生活變遷之線索,以所編之史料選錄激發學生對舊籍之興趣,並引導學生於史實中探討史理,並以分組討論拉近師生之間關系,通史一門才算進入軌道。陳寅恪先生在本系教授之蒙古史料、唐代西北石刻等,因為學生程度不同,頗難引進。近年繼續更改,現分為兩級,第一級有晉南北朝史及隋唐史,第二級有晉南北朝史專題研究及隋唐史專題研究。前面未斷代史性質,以一時代為對象;後面為Seminar(研討會)性質,以圖引導學生用新史料或新方法來修改或補充舊史。……以專傢授其專長,其成績自然可見。(清華史學的重要特征)以往本系之外國史全為美洲及西歐之歷史,近三年來,於日本史及俄國史始得兼重。清華之史學系之新史學的成分最重……同時大規模的輸入西洋的史的觀念,二者缺一不可;
11、楊鳳起《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課程概狀(1931)》,不甚重要;
12、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2)》,史學雖然是知識界最謙遜的順民,不願意做革命傢或反革命傢,但絕不放棄本地內的生命線。清華設立好幾門普通課程如中國通史、西洋通史、日本通史、俄國通史等是專門針對與非史學系的同學和不以研究歷史為自己終生職業的同學。中國史學雖然在考據方面有相當的成績,但是在總合方面相當幼稚,就像畫傢缺乏立體的觀念,中國史學以往的成績,不過是產生瞭很多幻燈片。許多講文化史的人,不過是放棄瞭二十四史的本紀和列傳,反而把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地理志、食貨志和職官表等機械式的湊合起來,不知道沿革(演化、源流)和環境兩個根本觀念,未受達爾文學說的洗禮。清華史學研究所不辦西洋史和上古史,是因為西洋史和考古學的師資一時無法齊備,隻辦晉至唐和清兩個斷代(清華歷史系的課程設置和辦系方針,值得我們學習);
13、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的概況(1934)》,史學系平均約有二十二種課程,其中中外史各占一半。清華史學系提倡日本史及俄國史的研究……除兼重西史及社會科學以外,設立的課程概以一時代或一方面為其研究對象,反對以往我國史學傢以一本書為始,以一本書為終,做一本書的註疏考證的治史模式。歷史研究所的學生有兩個責任:一是對研究領域(中古史和清史)已得的知識,二是在已得知識的基礎上重新發明;
14、劉崇鋐《清華大學歷史系概況(1936)》,本系成立於民國十五年,當時僅有教授三人,學生三人,圖書費隻有數百元。1936年有教授八人,講師二人,教員一人,助教三人,圖書費增加至一萬三千元,課程二十二門。學生人數,除一年級部分系外,二年級有二十五人,三年級有十八人,四年級有十人,研究院共四人(可見當時清華已經有通識模式);
15、梅貽琦《清華大學歷史系(1947)》,聯大時期的清華師資有陳寅恪、雷海宗、劉崇鋐、噶邦福、王信忠、孫毓棠、丁則良、孔繁霱等人,其中張蔭麟先生不幸於民國三十一年作古。民國二十八年歲首,聯大歷史系與北平圖書館合作,組成中日戰事史料征輯會,三校各聘教授一二人指導工作。本校歷史系由雷海宗、王信忠二人負責,由文學院院長馮友蘭先生主持會務;
16、《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48)》,歷史系同學特別少,但是清華園中到處都是我們的夥伴,歷屆理事都有我們同學當選。到瞭傍晚,這些人開會、練唱、教識字班、扭秧歌、采訪新聞、管弦樂隊等,沒有一人在屋裡。(從這一點上看,清華的歷史系的校風和北大相比,倒有相似之處)
(四)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歷史學系
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1937)、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1938)、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1939)、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0)、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1)、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2)、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3)、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4)、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5)
分析:
1、1937年有王信忠的現代日本、現代中日外交史,毛子水的年代學,歷史系各教授的戰史資料收集試習,潘光旦的民族與優生、傢庭問題、人才論,陳達的勞工問題、人口問題,樊際昌的社會心理學,李景漢的初級社會調查、高級社會調查,蘇汝江的社會機關參觀,陳序經的社會學通論、主權論等,於時局動蕩之時,歷史與社會緊密結合;
2、1938年之後資料隻有歷史學組,加入邵循正蒙古史研究,姚從吾匈奴與匈人,張蔭麟歷史哲學,借古喻今,師資混合三校,似乎清華為多;
3、1939年加入噶邦福戰爭史;
4、1940年改稱歷史學系,加入陳夢傢銅器銘文研究(古物與古史),同時在歷史學系和中國文學系開設;
5、1941、1942、1943、1944、1945課程更加齊備,但亦無突出特色,整個抗戰期間不論師資還是課程,都受到相當的影響。而對勘北大、清華同時期歷史系,發現北大1939年、1941年都有記載,而清華1937年到1947年中間是斷檔的,所以可以初步判定北大在西南聯大時期曾短暫獨立,這也是為什麼西南聯大時期歷史系多以清華師資為主,而聯大時期的清華師資和生源後來又有相當部分稱為南開史學的重要來源。
(五)中央大學歷史系
中央大學史學系(1930)、中央大學史學系選課指導書(1933)、中央大學歷史社會學系學程表(1941)、蔡守堃《中央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44)、繆鳳林《中央大學歷史系課程規則說明草案要刪》
分析:
1、《中央大學史學系(1930)》,南高之時屬於文史部,由劉經庶先生主持;東大之時改為文理科下史地系;1929年革命後屬於社會科學院下史地系,由陳漢章先生主持;1930年改為文學院下歷史系,由雷海宗先生主持。其中陳漢章先生教授中國民俗史,蒙文通先生教授中國古史研究,雷海宗先生教授西洋中古史、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史、西洋文化史,此時陳漢章已經排擠出北大,蒙文通和雷海宗還尚未去清華。當年共有學生72人,書籍597冊,雜志343冊,掛圖70幅,繪圖90幅。值得重視的是當年其增加學程中包括西洋史方面如埃及、巴比倫、亞述等專期,這是國內首次提出該計劃。其課程中較有特色的包括中國風俗史、中國文化史、中國革命史、西藏史,北亞史、回教民族史、歷史哲學(央大和清華有),另外設有歷史研究班(北大和清華有歷史研究所);
2、《中央大學史學系選課指導書(1933)》,規定本系設置方針為:一、養成治史之專門人才。二、以科學方法整理國史(和北大胡適整理國故不同)。三、研究外國歷史並探討其治史之方法。四、培養中學歷史學科之師資人才。(這一點較有特色)其課目支配標準為第一學年重視基本科目,第二學年重視中外近代史,第三年起分為國史組合外國史組。全校的共同必修包括國文、英文、黨義、普通體育、軍事體育等。本系學生必須有一個輔系,必須從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社會學系、哲學系、地理學系、教育學系、政治學系、經濟學系中選。系外必修包括普通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其課程中比較有特色的包括中國南方民族史、回教諸國史、菲亞古國史、德國史、法國史等;
3、《中央大學歷史社會學系學程表(1941)》,改為歷史社會學系,基本語言是國文、英文、日文,比較有特色的課程包括社會主義運動、保甲與民訓(選修)等;(不論是聯大之北大、清華、南開,還是央大在戰時因為時局需求和辦學資源有限,歷史系均改為歷史社會學系)
4、蔡守堃《中央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44)》,現任系主任是張貴永先生,在德國柏林大學研究史學,在系內主講西洋近世史及西洋史學史。沈剛伯是前任系主任(實際上並未到北大赴任),西洋史專任教授,開有歐洲上古史、英國史。賀昌群先生精研兩漢魏晉隋唐諸代,並通內典。郭廷以先生在系內開設中國近世史、中西交通史等課,是研究清史及中國近世史的專傢,有《中國近代史》幾大卷及《太平天國歷法考訂》諸書。繆鳳林先生是史地系主任兼本系教授,專研中國通史,是史學大傢柳翼謀老先生的高徒,先後有《中國通史綱要》三卷和《中國通史要略》。(史地系和史學系為兩個建制,很有特色)此外還有專研中亞西亞史的朱延豐先生和回教史專傢納子嘉先生;
5、繆鳳林《中山大學歷史系課程規例說明草案要刪》,註意點有三:適合學分制,台中五星級月子中心不作高論,註重實用,其課程中有畢業論文,風格和清華近似,和北大差異更大。
(六)中山大學歷史系(廣東大學—嶺南大學)
廣東大學史學系課程(1924)、廣東大學史學系課程(1941)、中山大學史學系(1930)、中山大學史學系(1933)、中山大學史學系課程概略(1934)、中山大學史學系(1935)、中山大學史學系(1936)、中山大學歷史學系(1943)吳康《廣東大學史學系一周年經過概略(1925)》、《嶺南大學歷史政治系(社會學)概況(1938)》、《中山大學史學系(1930)》
分析:
1、1924年廣東大學史學系課程,既有哲學社會科學之哲學概論、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經濟學、生物學、地質學,又有“語言歷史”之言語學。所有課程中非史學部分占多數,史學課程中,經濟史傳統最著,有中國經濟史、中國財政史、外國經濟史等三種。值得註意的是發佈該課程的原件為《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25號,證明這一時期廣東大學史學系課程受到革命軍政府的影響;
2、1941年其課程中有史通研究、文獻通考研究、通志、後漢書研究、資治通鑒研究、三國志研究、晉書研究、南北史研究、新唐書研究、五代史研究、元史研究、明史研究、清史研究、水經研究、隋書地理志研究、漢書藝文志隋書藝文志研究,這體現瞭廣東大學重視史學元典的特點,此外其課程表中歷史學派研究、浙東派史學研究等課程也很有特點;
3、1930年中山大學史學系課程,有殷墟文字研究、三代古器物研究、說文解字部首箋異、史學史、商周史幾種與上古史聯系密切,中國經濟地理、中華交通地理、中華地理沿革等幾種與歷史地理聯系較為緊密,又有人生地學史研究實習(中國之部)較有特色,從其可一窺中大史學淵源;
4、1933年課程中有民俗學、歷史哲學等,其中民俗學與北大相近,歷史哲學與清華、央大相近。史學系教員有朱謙之、朱希祖(二朱是史學社會科學化的關鍵人物)、蕭鳴籟,副教授陳廷璠,講師何襄明鄧五人。而1931年朱希祖已經去勢,1933年其還為北大兼職教授,1934年已經不見蹤影,可見其很有可能被排擠到中山大學。容肇祖為胡適弟子,1933年在中山大學,1934年進入北大教授思想史,可見核心——邊緣地位之位移與北大、中山人事、理念之嬗變;
5、1934年課程中出現黨義,與此相比中央大學出現黨義課程是1933年;
6、1935年課程中,一年級是以通史為中心,二年級以古代史為中心,三年級以近代史為中心,四年級以現代史和論文寫作為中心,和現在的課程教授體系相似;
7、1936年必修課程中出現考古實習,選修課程中出現方志學;
8、1943年的課程中出現三民主義,與此相應的,清華大學1947年才出現三民主義課程,中央大學1941年開始有社會主義運動、保甲與民訓課程,表明中山大學黨化程度較高,且比較堅持總理遺教,這一點和人大有類似之處;
9、吳康《廣東大學史學系一周年經過概略(1925)》,楊宙康先生由講師轉為教授,由東南大學轉入學生兩人,學生自主研究組織有人地學會、文史學會(與文學系學生合開)、研究室(文科合辦),共有教授一人、專任講師三人,學生人數九人。規模雖小,但能開設英文、法文、德文、俄文;
10、《嶺南大學歷史政治系(社會學)概況(1938)》,原來的社會科學系,民國二十四年上學期改為歷史政治系,包括歷史、政治、社會學三科,主修學生為全校之冠,雖然受到戰爭影響但是仍舊有四十八人(人大歷史學院應該也開設類似PEE的課程);
11、《中山大學史學系(1930)》,本校前身為廣東大學,逮本校改組為國立中山大學之後,增加目錄指南、殷周古器物器銘、殷墟文字、人類學實地工作、考古學書目指南、中國上古史、上古史研究實習、史前文化史、歷史研究法、書經研究、春秋研究、孔子研究、古代地理研究、經學史、中國中古史、中國近古史、近世史、近代史料研究、清史要略、中國近三十年史、歷代疆域沿革、中國地理沿革、西洋古代史、西洋中古史、西洋近代史、歐洲最近史、英國史、歷史哲學、史學問題等,主要集中在上古史、中國(世界)近現代史、古代經典等。每周定期講演的有史學導論、中國近三百年來思想史、史學討論等,本系同時設立語言歷史研究所。(疑問在於,1930年廣東大學已經變為中山大學,但為何又會出現1941年廣東大學史學系的課程表?還有北大、西南聯大也是這樣,其中根源還需要史料論證)
(七)燕京大學歷史系
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20)、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28)、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29)、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30)、燕京大學歷史學系課程一覽(1931)、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35)、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36)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41)、《燕京大學歷史系的近況(1937)》、周學章《燕京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40)》、車蕙《燕京大學歷史系(1947)》、《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48)》、《燕京大學歷史學系一年概況(1949)》
分析:
1、1920年燕京大學歷史系課程有近代歐美歷史之來歷、近代亞洲歷史之來歷、普通史、中國史、法國革新及十九世紀、亞洲歷史、太平洋沿岸史、基督教會史、英國普通歷史、美國史,教會學校的性質顯而易見;
2、1928年歷史系教授有王克私(外國人、系主任)、王桐齡、洪煨蓮(業)、費賓閨臣、陳垣,副教授有張星烺,助教有李瑞德、慶美鑫女士、孟世傑、李崇惠,(宗教學院)教授柏基根、李榮芳,名譽講師夏爾孟,英文系助教謝迪爾,其中外國人有6人。其比較有特色的課程分為三部分:一是研究耶穌之史料、英國藩屬史、拖雷美與塞留斯統治下之地中海東南(西紀前323年)、羅馬百年統治下之巴勒士登(西紀前68年至西紀後70年)、後中世紀至宗教改革時代之歐洲史、基督教史(以上與宗教史相關),清史、中國民族史、宋遼金元史(以上與民族相關),歷史研究法、高級歷史研究法、歷史教授法、中國史學目錄(以上為研究方法);
3、1929年洪煨蓮為系主任(在假),王克私為代理主任。教授增加張星烺,助理增加朱士嘉,(國文學系)教授容庚等。歷史學系的宗旨為:使主修歷史之學生明瞭以往之大勢,精通史學之方法,能應用科學的方法以研究歷史(尤註重中國史),在大學、中學教授歷史;使普通學生明瞭何為史觀,並略曉史學之方法,蓋史學方法乃近代任何學者所必不可少之工具也。(習近平: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燕京大學亦重視第二外國語(法文、德文),亦重視跨學科研究,強調主修生最好選修地理學一門,社會經濟、政治通論各一門。(可見史學社會科學化始終是主流,歷史與地理結合最緊密,其次是歷史與社會)課程分為中國與遠東、遠東以外之世界、歷史方法三類,比較有特色的課程為巴裡斯登考古紀況;
4、1930年系主任為費賓閨臣,陳垣為國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增加顧頡剛,講師增加張爾田、方壯猷、鄧之城等。修業程序包括文學院必修課程,本系必修和宜選等幾種,比較有特色的包括方志研究(僅燕大和中山)、被虜後之猶太人研究、羅馬人統治之巴裡斯登、國際聯盟之起源與發展等;
5、1931年李瑞德成為講師兼代理主任,有許地山講授之中國禮俗史、道教史、佛教史;
6、1935年李瑞德仍為系主任,助教中增加馮傢昇,課程分為中國與東亞細亞、東亞以外諸國史、歷史方法,證明亞細亞和東亞這一概念此時已經出現並流佈,新設課程有伯勒斯丁考古學;
7、1936年出現中國之革新、古跡古物調查實習(近似於中山大學)等課程,顧頡剛擔任系主任(北平三大老板開始形成)、兼任講師齊思和、韓儒林、譚其驤,兼任助理有侯仁之(顧門勢力開始形成)等;
8、1941年齊思和為系主任,講師中增加聶崇岐、翁獨健、裴文中等,名譽兼任講師為侯仁之,張爾田為研究生導師。課程分為中國史與亞洲史、中國史與亞洲史研究、西洋史、西洋史研究、史學方法與輔助科學、史學研究,與其培養目標相似,體現瞭層次性,新設課程有北平宗教古跡古物調查研究(此時東亞變成亞洲,應與日本宣揚“大東亞共同圈”相關);
9、《燕京大學歷史學系的近況(1937)》,1937年4月24日出版的《燕大友聲》:……駱駝的性格……最有英國牛津大學的風度。教師們對課外制定的參考書,雖然介紹甚多,但全不強迫閱讀,也不在意點名制度,更忽略考試,完全尊重學生個人研究精神。至本學年(學生人數)已達三十八人(研究生不在內),男女各半數。他們的畢業論文擇優發表於《史學年報》,或出版單行本。(學生發C刊)本學年起歷史學系本科生與研究院的學生,輪流編輯刊物《史學消息》,主要內容包括習作、譯述、漢學論文、“支那學”論文、書評、書目、消息、會訊等。本系還成立“燕京大學歷史學會”,每年出版一期《史學年報》,《史學年報》和《燕京學報》是燕園內壽命最長的兩種專門學術刊物,《史學年報》已出八期,正在籌備第九期,更預備十周年紀念專號。經費主要來自於學系津貼、廣告收入、會員捐助等,其前三期在琉璃廠的價格高至三元。研究生有九人,研究期限最少兩年。其中國史部分參考書目包括史實之部、典章制度之部、史學考證之部、史學批評之部,極有章法;
10、《燕京大學歷史系本年概況(1938)》,顧頡剛本年趕赴甘陜調查西北邊疆教育,系主任由盧思貝(女士)代理。1937年洪煨蓮先生著成《兩漢經學源流考》一文(即《禮記引得序》,刊載《史學年報》第八期),以是榮獲法國Lacademie des Ins criptionet Bellers-Letters一九三七年度之Stanislas Julien東方學獎,該獎金獎於每年世界所出關於中國學術貢獻最大之著作一名,中國學者第一個得此獎項的為李濟先生的安陽發掘報告書,其次為洪煨蓮先生;
11、《燕京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40)》,系主任由齊思和先生代理,當年本系主修生,本科三十二人,寒假畢業者二人,暑假畢業者六人;研究生六人,畢業者二人。外系同學選修之選修本系課程,則較往年倍增,現代史一班竟達二百二十人;
12、車蕙《燕京大學歷史系(1947)》,老教授洪煨蓮在還在美應聘講學未歸,系主任是齊思和,“古今中外”樣樣俱全,比如商周春秋、美國史、西洋近代史等。鄧之誠先生對歷朝史事非常熟稔,尤其以明清史最為拿手,其代表作為《中華二千年史》。通七八國文字的翁獨健先生,對亞洲史有專門的研究,尤精於蒙古部分。聶崇歧先生研究宋史,對典章制度特別嫻熟。貝魯斯女士教授西洋通史有名,德國老學者福克司對滿清、蒙古有獨到的研究,日籍老教授鳥居龍藏教授人類學。抗戰時期物質方面損失瞭一百多幅珍貴地圖;
13、《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48)》,本屆學生總數不過二十八個,但是旁系的同學選歷史課程的確是最多的。(這一點和嶺南大學相似)鄧之誠老先生有“活史料”之稱……周一良先生將重返燕園執教……有人說歷史系的同學好靜,用功風氣濃厚,如圖書館二層大半數是歷史系同學在作讀書報告。但本系同學在課外活動方面也最活躍……本屆自治會的負責人中,歷史系同學就占瞭四席;(這一點和北大、清華類似)
14、《燕京大學歷史學系近十年概念(1948)》,燕京大學歷史學系創於民國八年(1919),王克私先生任主任時期,以西洋史為主;民國十二年洪煨蓮先生主持系政,中國史課程出具規模,(1926)嗣後又得哈佛燕京學社的協助,研究工作從西洋史轉向中國史,同年成立歷史學會,並刊行《史學年報》。1946年研究院歷史學部遵照教育部定章,改為歷史研究所,並將設立博士學位。課程主要有中國史、西洋史、亞洲史、史學方法及輔助科學,翁獨健先生開設中亞語言指導研究。本系教授一部分為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其研究范圍上古之部為齊思和,秦漢明清之部等鄧之誠,宋及歷代典章制度之部委聶崇歧,遼金元為翁獨健,魏晉南北朝為周一良,地理沿革之部委侯仁之,印度之部委陳觀勝。其學生論文有三十五年六月徐緒典的《乾隆毀禁書籍考》、戚國淦《曾惠敏公年譜》,三十六年六月歷史學部有許大齡《清代捐納制度之研究》,三十七年一月歷史學部有萬心蕙《總理衙門考》;
15、《燕京大學歷史學系一年概況(1949)》,《燕京學報》三十五期刊載文章有齊思和先生《孟子井田說辨》、鳥居龍藏先生《金上京城及其文化》、周一良先生《敦煌寫本雜鈔考》、齊思和《商君書解詁定本(書評)》和《?堪文集(書評)》、安志敏先生《史前時期之西北(書評)》和《鬥雞臺溝東區墓葬》等。同學方面,本年度秋季開學時,註冊者計有二年級男五、女四,三年級男四、女二,四年級男七、女七,研究院男三,女二。因時局變遷,暑期時留校中計二年級男四,女三,三年級男一女一,四年級男四,女三,研究院男二,女二。本年度研究論文題目包括三十八年一月:李遠勛《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和聖庫制度研究》,三十八年六月:韓淮純《八王之亂》,劉惠珍《盛宣懷傳》,楊逸民《唐代租庸調研究》,石榮年《唐代吐蕃年表》,時宗本《清代立憲始末》,張子雲《明代吐司制度考》等。
(八)各大高校歷史系所用之稱謂:史學門、史學系、史地部、歷史學系、史地學系、文史學系、歷史社會學系、歷史地理學系、歷史政治學系、哲史學系、歷史社會系、歷史政治系(社會學)……
五、結論及其他
◎ 北大歷史系之核心在於朱希祖-何炳松,蔣夢麟-胡適-傅斯年地位之嬗變,自1919年胡適出現之後,其遲至1931年才出現在北大的講臺上,繼續講授《中國哲學史》。其間由朱希祖掌權,推行史學社會科學化改革,亦即”新史學派“。之前分別為林紓為代表的“《選學》謬種,桐城妖孽”和章門弟子,之後為傅斯年為代表的“歷史語言派”,亦及“新漢學”派。但自張勁及其他人的一手史料看來,抗戰後期,北大學生普遍對細碎考證有所厭煩,對傅斯年本人評價並不十分之高,雖然他們也承認胡適和傅斯年的能量,謂姚從吾到河大任校長,是兩位之威逼。但傅斯年的地位顯然有後來臺灣史語所、服膺胡適理念之諸公和嶽南等所構建成分。北大歷史系史料較多,其中可以理出北大世界史、歷史地理、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等各自的發展線索。
◎ 清華歷史系具有小而精的特點,其1929年專任及兼任教師僅8人,之後最多時一直保持在十餘人的規模。自1926年清華歷史系確定辦學宗旨為:(一)中西並重以成全才,(二)添聘通才以宏造就,(三)改造史書以便學界,(四)搜羅東西材料以資研究,(五)註重西史方法以廣傳習,(六)添設考古學室以資參證等項以來,基本上沒有發生過變化。清華一貫註重通史的研習,本系教師專任抗戰史料搜集,推進西北史料、清史史料和近現代史史料的研究,西洋史的課程占到一半以上,極為重視外文訓練,因為李濟之的坐鎮,清華-美國的考古也一直強於馬衡坐鎮的北大-日本考古。1926年陸懋德主持建系規劃,1931年蔣廷黻任系主任,教員增加郭廷以,1932年教授增加雷海宗,1937年劉崇鋐代理系主任,新增專任講師邵循正,自此清華史學的靈魂人物都已齊備,清華成為中國近代史學科、世界史學科之重要淵藪。又因蔣廷黻等曾參與北大教學,蔣廷黻主張重視沿革、環境、達爾文學說,清華選修課程中有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地理、普通生物學,可見清華在某種程度上認同朱希祖的主張,也是當時國內“新史學”之殿軍。當時清華歷史系不論在學科建制和教學上都頗得法,教學上沒有力量就不開,教學上有Seminar方法,此外清華的“三民主義”課程也應該重視。
◎ 西南聯大歷史系大多數時間是以歷史社會系的名義存在,師資上以清華為主,而北大歷史系南遷中堅持到長沙臨大和西南聯大上學的王志玖、王玉哲、楊翼驤等後來成為南開史學的重要來源。而對勘北大、清華同時期歷史系,發現北大1939年、1941年都有記載,而清華1937年到1947年中間是斷檔的,所以可以初步判定北大在西南聯大時期曾短暫獨立。
◎ 《中央大學史學系選課指導書(1933)》,規定本系設置方針為:一、養成治史之專門人才。二、以科學方法整理國史(和北大胡適整理國故不同)。三、研究外國歷史並探討其治史之方法。四、培養中學歷史學科之師資人才。作為中央學府,南高史學有與北大史學相抗擷之自覺,以《學衡》和《史地學報》為陣地,“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以“董理國故”對抗北大“整理國故”,柳翼謀是南高史學的靈魂人物,繆鳳林是中堅人物,反傅(斯年)先鋒,陳漢章南下在南北史學之爭中有關鍵意義。南高史學課程中西藏史、北亞史、回教民族史、中國革命史(至少國統區)為他校所無,1930年其甚至有打算開設埃及、巴比倫、亞述專期,堪稱世界史又一重鎮源頭。而開設社會主義運動、保甲與民訓(選修)又彰顯其中央學府地位。
◎ 中山大學歷史系具有比較特殊的位置,一方面他繼承瞭國民黨黨化大學廣東大學和教會大學嶺南大學的歷史遺產,熔鑄多種元素於一身;另一方面它又是當下“華南學派”的歷史淵源所在。廣東大學歷史系有著重言語學、重視經濟史、重視史學元典的特點。嶺南大學是融歷史、政治、社會學三科,主修學生為全校之冠。而民國時期的中山大學比較重跨學科、上古史、歷史地理、方志學(後來歷史人類學和眼光向下的萌芽),其“三民主義”課程也有黨化大學的烙印,朱謙之與北大南下之朱希祖共同推進中大史學社會科學化改革。
台中產後護理中心介紹
◎ 燕京大學具有教會大學的背景,所以其歷史系課程設置也不能不受其影響,在王克私時期主要以西洋史和宗教史為主,在洪煨蓮時期中國史粗具規模,哈佛燕京學社介入之後漸漸由西洋史轉為中國史。以歷史學會為代表的史學組織,以《史學年報》《燕京學報》《史學消息》為代表的史學刊物,自由而重視個人精神等,是其重要特點。與嶺南大學類似,燕大歷史系選修人數最多;與清華大學類似,燕大歷史系高度重視史學方法。洪煨蓮、王桐齡、鄧之誠、聶崇岐、翁獨健、裴文中、侯仁之等是代表人物。所以顧頡剛能以燕京大學等為依托,與胡適、傅斯年分庭抗禮,為“北平三大老板”。
◎ 本文選題所用之史料主要是各大高校歷史系課程學程、系況、課程標準等,一方面從靜態層面上展現當時各大高校歷史系的設計、課程、師資等概況;另一方面制度背後又折射出社會、文化、思想與時代烙印,不同學校有著不同風格要旨理念之別(大學祖庭、留美預備役學校、中央學府、黨化大學、教會大學、後方民主堡壘各自具有不同特點)。不同大學歷史系之間人員流動,將孤立的點連成線甚至動態的網絡(如陳漢章南下央大,朱希祖南下中山),形成一部活著的大學史、學術史、思想史、社會史和文化史。不同大學歷史系之間比勘,可以發現許多異中之同(比如抗戰時局的影響)和同中之異(比如聯大和中山時期,北大和廣東大學歷史系史料何以存在?)帶著這些問題可以將大學校史系史研究進一步推進。當然,本選題所用的材料並不全面,比如缺少教材、學生活動、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內容,比如除瞭北大歷史系,大多數高校的史料並不完善系統,如何在這些一鱗半爪的歷史碎片中還原出歷史的本相,這才是我們應該匠心獨運的地方。
原標題:史從何來?檔案中所見之民國大學歷史系——以北大、清華、聯大、央大、中大、燕大為中心
一、選題緣起
◎ 諸子時代和民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兩個軸心時代;
◎ 以學府-學刊-學人的框架來進行二十世紀學術史考察;
◎ 學府方面形成國傢-社會、中央-地方、學術-政治的范式;
◎ 大學校史研究由”內史“走向”類史“,校史口述熱;
◎ 校史研究史料:文獻、實物、口述的多元融合;
◎ 文化熱、國學熱、民國熱、校慶熱催生校史研究熱潮;
◎ 校史研究相對火熱,歷史專業科系研究不足,史料限制;
◎ 問題意識的凸顯:我們是大學歷史系學生
我們的專業從何而來???
為什麼選擇這六所學校???
◎ 北京大學“上承太學祖庭,下立大學正統”,現代中國與中國史學的歷史起點;
◎ 清華大學為三大留美預備役學校之一,在西學東漸中居功甚偉,新史學、近代史學科、世界史之源頭;
◎ 南京大學為南雍學府,東南人文淵藪,《學衡》與《史地學報》所在,誠樸雄偉!
◎ 中山大學語言與歷史研究所發“新漢學”之端,梁方仲任職於陶孟和之社會所,後與傅衣凌一脈共同造就“華南學派”;
◎ 西南聯大為“戰時史學”又一支;
◎ 燕京大學挾哈佛燕京學社,為教會大學代表。
人民的大學在哪裡???
二、民國大學校史與系史研究資料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檔案史料匯編》第三輯“教育“、中華民國檔案史料匯編第五輯第一編”教育“;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
◎ 朱有瓛:《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 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
◎ 李森:《民國時期高等教育史料匯編》
◎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 王強:《民國大學校史資料匯編》;
◎ 李景文、馬小泉:《民國教育史料叢刊》;
◎王應憲:現代大學史學系概覽(1912-1949);
台中產後照護推薦
……
(個案陳平原、尚小明等的北大及北大史學研究,蘇雲峰、仲偉民、劉超等的清華及清華史學研究,沈衛威、許小青、蔣寶麟等的南大及南大史學研究,王學典等的山大及山大史學研究,王東傑等的川大及川大史學研究……)
◎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出的《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資料叢刊 民國大學校史資料匯編》共收錄有關文獻一百六十餘種,涉及民國時期大學、學院等機關共八十餘傢。文獻的主要類型為當時編輯的大學一覽、概況等,主要記載各個大學的歷史、院系課程設置以及說明、教師名錄資歷以及學生名錄、紀念刊發表的論文等,其中收錄的大量的“一覽”、“概況”,這些在當時大多為非正式出版物,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還有一些報刊資料如《新青年》《北平大學區教育旬刊》《東南大學南京高師日刊》《國立大學聯合會月刊》、《國立大學聯合會季刊》《國立中央大學校刊》、《學衡》等都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
三、本選題所依托之檔案
◎ 本選題所依托之檔案大多來自於中美百萬、大成老舊、各大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和手稿,大多數是未刊稿,以各大高校歷史系內刊居多,如各校課程一覽(年度概覽、一覽、現狀、指導書、要覽、院系介紹)原件、《北京大學日刊》《省立廣東大學校刊》《清華周刊》《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國立中山大學日報》《北京大學卅一周年紀念刊》《治史雜志》(北大歷史系內刊)《嶺南周刊》《消夏周刊》(清華內刊)《清華暑期周刊》《清華校友通訊》《清華年刊》《史學消息》(燕大歷史系內刊)《燕京新聞》《燕大年刊》《燕大三年》《燕京社會科學》《史學雜志》(中央大學歷史系內刊)《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教育公報》《文匯報》《世界日報》《中國青年》……
四、檔案中所見之民國大學歷史系
(一)、1909——1949年各年度新設大學史學科系一覽表
1909—1910:京師大學堂(1912年改稱北京大學)
1910—1911:金陵大學
1917—1918:北京大學(復辦)、
聖約翰大學
1918—1919:華西協和大學
1919—1920:燕京大學
1921—1922:中央大學
1923—1924:北平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武昌中山大學、廈門大學
1925—1926: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河南大學、持志學院
1926—1927:中國大學、齊魯大學、成都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1927—1928:成都師范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
1928—1929:浙江大學、暨南大學、東北大學、光華大學、中國公學
1929—1930: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滬江大學、福建協和大學
1930—1931: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山西省立教育學院、武漢大學、之江文理學院
1931—1932:四川大學、華西協和大學(復辦)、嶺南大學
1933—1934:廣東省立文理學院
1935—1936:大同學院
1936—1937:浙江大學(復辦)、之江文理學院(復辦)
1937—1938:西南聯合大學、西北大學、雲南大學
1938—1939:國立師范學院、西南聯大(師范學院)、中央大學(師范學院)、浙江大學(師范學院)、西北師范學院、中山大學(師范學院)
1939—1940:山西大學
1940—1941: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南華學院、四川大學(師范學院)
1941—1942:中正大學、中法大學、南寧師范學院
1942—1943:貴州大學
1943—1944:安徽學院
1944—1945:江蘇學院、貴陽師范學院、湖北師范學院、中華文化大學
1945—1946:北平臨時大學、北平師范學院(復辦)、湖南大學、津沽大學、光華大學(復辦)
1946—1947:南開大學(復辦)、華北文法學院、安徽大學、蘭州大學、英士大學、長春大學、東北中正大學、長白師范學院、昆明師范學院、相輝文法學院、臺灣省立師范學院、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
1947—1948:江南大學、武昌華中大學(復辦)、珠海大學、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以上來自尚小明先生。
(二)北京大學歷史系
北京大學史學門課程(1917—1918)、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19)、北京大學史學課程(1920)、北京大學史學系科目(1921)、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23)、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24)、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25)、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26)、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29)、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30)、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31)、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32)、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指導書(1933)、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34)、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35)、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36)、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39)、北京大學史學系課程(1941)、北京朱希祖《大學史學系過去之略史與將來之希望》(1929)、廖遠兮《北京大學史學系概況》(1934)、士丁《北京大學史學系新動向》(1935)、《北京大學史學系南遷記略》(1939)、張勁《北大史學系近況》(1946)、艾治平《北京大學史學系》(1947)、《北京大學史學系》(1948)、《北京大學史學系》(1948)……
分析:
1、1918—1919廢門改系,史學門課程分為通科和專科,有以一時代為范圍者、以一書為范圍者、以一種事件為范圍者;
2、1917年有中國通史、地理沿革史、法制史、經濟史、美術史、英文;
3、1918年增加歷史研究法、東洋通史、金石及考古學、人類及人種學、學術史、民俗史與宗教史、中國與亞洲諸國交通史、第一外國語、日本文(蒙古文、西藏文、滿文)四選一;
4、1919年增加哲學史大綱(五四運動、胡適回國)、科學概論(英國倫敦大學留學生王星拱)、社會學大意(陶履拱)、心理學、論理學、外交史(英國倫敦大學留學生梁敬錞)、史學史(朱希祖,學術史變成史學史,史學社會科學化的關鍵人物,何炳松亦於是年任教);
5、1920年開始出現西洋史,中國通史、西洋通史又分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古代史中西周史、戰國史和秦史單獨析出,出現印度古代史、政治史、中國文學史、中國史學概論(朱希祖)、新史學(英文,何炳松,何炳松與陳衡哲的加盟)、唯物史觀(李大釗),與政治系、哲學系、國文系合班;
6、1921年出現生物學大意、政治學原理、經濟學原理、印度古代宗教史、統計學、中國通史(文化史之部),認為社會學、生物學、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及人種學皆為史學基本科學;
7、1923年重視現代史、出現法律哲學、社會心理學等交叉學科,在中國通史(文化史之部)的基礎上出現歐洲文化史,楊棟林講授歐洲社會變遷史、李大釗講授史學思想史;
8、1924年陳瀚笙、朱傢驊、劉崇鋐加盟,朱傢驊講授地史學,陳瀚笙講授、歐美通史、本國史學名著講演、歐洲中古史、歐美近世史、歐美史學史等,北大外國史實力充實,出現本國和外國之別,歐美史學出現通史著作,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科在學術史、史學史、史學概論、史學思想史之外,出現史學名著和歐美史學史;
9、1925年出現人文地理、本國文字學、言語學、憲法、歐美經濟學說、歐美政治思想史,歐美史和思想史開始發展起來;
10、1926年基本無變化。1929年鄧之誠加入講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朱希祖、羅傢倫、蔣廷黻開始講清史、清史(鴉片戰爭及太平天國)、清史(外交),陳寅恪開始講南北朝高僧傳,吳寄荃開始講西藏史,張星烺開始講中西交通史,劉崇鋐開始講英國史,傅斯年開始講史學方法論,陳垣開始講史籍名著評論,顧頡剛開始講歷史專書選讀(中國),陳衡哲開始講歷史專書選讀(西洋),毛準開始講地圖學。這一年有幾大特點:一是群星閃耀;二是北大史學和清華史學之間教授流動及兼課頻繁;三是歷史地理邊界擴展;四是朱希祖雖然繼續占主導地位,但是傅斯年加入,本國文字學、言語學的因素開始生長;
11、1930年毛準繼續開設地學通論、歐洲地志、地圖基線論,張星烺開設西北歷史地理,歷史地理邊界繼續擴展。徐曦開設秦漢史,鄧之誠開設魏晉南北朝史、朱希祖開設宋史、陳垣開設元史,斷代史粗具規模,中國史和西洋史的近百年史的課程概念出現。倫明講明清史籍研究,在之前的史學名著、歷史專書選讀、史籍名著評論等的基礎上,歷史文獻學也發展起來。哲學系開始講授西洋哲學史;
12、1931年出現關鍵轉向,蔣夢麟暫代歷史系主任,主張嚴整的訓練,在反面有三個條件:一不取乎泛懶漫汗的知識;二、不取乎不能充實的知識;三、不取乎不相幹的知識”。直接不點名批評朱希祖領導的過度的史學社會科學化。他又主張,史學的工具第一是目錄學,第二是史籍所憑的外國語言,“史語所”的概念呼之欲出。錢穆開始進入北大講授中國上古史、漢魏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孟森開始進入北大講授滿洲開國史、明清史料擇題研究,陶希聖開始進入北大講授中國社會政治史、中國政治思想史,趙萬裡開始進入北大講授中國史料目錄學、中國雕版史,黎東方開始進入北大講授西洋近代史、法國大革命史,李季谷開始進入北大講戰後國際形勢、日本近世史,梁思成開始進入北大講東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陳受頤開始進入北大講授歐洲中古史、近代中歐文化接觸研究,蔣廷黻講倫明講清代史學書錄,張星烺開始講南洋史地。最關鍵的是胡適重新回到北大講授中國哲學史,胡適的弟子傅斯年開始講《中國古代文籍文辭史》,顧頡剛開始講《尚書研究》,蔣夢麟-胡適-傅斯年體制開始形成,從理念-人事-課程等各個方面,北大歷史學系全面更張;
13、1932年四大必修課:哲學概論、科學概論、中國通史、西洋通史,傅斯年講授關鍵的史學方法導論,方壯猷講遼金元史,李濟、梁思永講授考古學與人類學導論,陶希聖開設中國社會史(這是北大課程體系中第一次出現中國社會史的名字),聶鑫講授中亞民族史,董作賓、徐中舒講授殷周史料考訂,傅斯年講授中國古代文學史,范文瀾講授古歷學,鄭天挺講授古地理學,薑忠奎講授古典制學,北大上古史實力顯著增強;
14、1933年陳同燮開始講授西洋通史、西洋上古史、歐洲殖民視野發展史、一八一五年以後之英帝國,1932年其講授西洋近百年史、英國史,陳同燮及陳受頤在世界史的分量加重。蒙文通開始講授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周秦民族與思想,唐蘭講授先秦文化史,王謨講授西洋地理,胡謙之講授中國財政史,馬裕藻講授經學史。是年陳受頤兼任系主任,朱希祖、傅斯年、孟森、馬衡並為兼職教授;
15、1934年中國史料目錄學為本系一年級必修科,傅斯年開設中國上古史擇題,馮傢昇開設東北史地,向達開設明清之際西學東漸史、近四十年中國史學上之新發現,姚士敖開設西洋史擇題研究,毛準開設希臘文明史,本系教員開設畢業論文,容肇祖開設中國思想史,張頤開設西洋哲學史,胡適開設中國文學史概要,鄭奠開設傳記文學研究,梁實秋開設英國文學史,周作人開設日本文學史,文學史的比重增大;
16、1935年馮傢昇開朝鮮史、臺灣史(中國地方史的先驅?),皮名舉開設西洋史學史,齊思和開設西洋當代史,聶西生開設法國史,顧頡剛開設春秋史,傅斯年、勞幹開設漢魏史擇題研究,姚士敖開設蒙古史研究;
17、1936年錢穆開設宋元明思想史,盧明德開設西洋近古史、俄國史,姚從吾開設世界史擇題研究,李錫祿開設德意志近代史、意大利近代史,陳垣開設史源學實習。這一時期北大世界史學科快速發展,另可總結出北大史學又兩大特征:教授多學貫中西,北大重視指導學生進行擇題;
18、1939年日語成為必修科目,歐語中英法德比較重要;
19、1941年出現東亞史、古代社會發達史;
20、朱希祖《北京大學史學系過去之略史與將來之希望(1929)》,(民國)六年,從中國文學門和國史編撰處分出一部分教員和編撰員組建中國史學門,當時文科學長為陳獨秀,獎勵新文學……本門教員對新文學有不慊者,大都改歸中國史學門。……希祖再至日本考察史學一二年,歸於史學門主任。……希祖此時力主派選本系畢業生至德國留學,專習歷史與地理。(毛準於傅斯年時代亦被留任)……以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為史學基本知識;
21、廖遠兮《北京大學史學系概況(1934)》,第一次改革乃在民國八年五四運動後,康心孚先生來任系主任,始添西洋史各課,而改稱為正式之史學系,乃由一國的史學轉為世界的史學。……然後至民國十六七年間,本校被迫改為京師大學之禍起,諸先生皆先後遠引高蹈。從康心孚擔任系主任,1920年首先出現西洋史,到原嶺南大學文學院長陳受頤擔任系主任,北大世界史學科的發展譜系清晰可見;
22、士丁《北大史學系的新動向(1935)》,陳垣先生在課堂上講,遇到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講中大歷史系今年隻有二十幾個報名,最終錄取七個。學歷史的都跑到北方去瞭,南方很難得到發展。陳垣先生繼續講,北方大學的史學系,北大最為老,課程也最完備,居於領袖地位。陳受頤先生擔任系主任之後,力圖填平師生之間的鴻溝,組織史學系的“師生談話會”。談話會之外,還準備出一個通訊性質的刊物,專門刊載在校和畢業學生的來往信件;
23、《北京大學史學系南遷記略(1939)》,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以前(盧溝橋事變前)在校學生人數七十人,其中有三年級的楊志玖,二年級的吳承明,一年級的王玉哲、楊翼驤。長沙臨時大學時期有三十一人,包括四年級的楊志玖,三年級的吳承明,二年級的王玉哲。西南聯合大學時期(二十七年四月以後),在自蒙分校報道上課的有十九人,有四年級的楊志玖和二年級的王玉哲。在昆明文學院上課的有四人(王俊升赴西北講學),有吳承明等人。有意思的是其中堅持上課且聲名彰顯者,除瞭吳承明之外,後來都成瞭南開史學的重要代表;
24、張勁《北大史學系近況(1946)》,……掀起實證派的大旗和古典派的為敵,無情懷疑古代美麗的傳說和神聖的經書,把中國歷史從正統派的因襲下解放出來……現在還局限於實證主義歷史學的范圍……最近一位聯大復員來的學生向代系主任鄭天挺先生提出,希望他繼承兼容並包的精神,聘請新的科學派歷史學者來擔任教授。多年來系主任多是姚從吾先生擔任的……德國留學生,黨團負責人之一,最近榮升河南大學校長,最初扭扭捏捏不肯去,說是辭職結果成瞭就職,還分辯是政府、胡適、傅斯年先生壓迫他去的。傅斯年包庇德籍納粹分子,“一二一”之後他從來沒和同學們見過面,因為他們是曾經要他自殺以謝國人的。向達先生是最得學生尊敬的一位師長……毛子水先生對胡校長特別殷勤,本學年決定開科學史和西洋文化史,畢竟自知太空洞,把科學史停開瞭。在聯大的時候,每年選他功課的學生不會超過五位,現在擔任北大圖書館館長的他還有幾十萬圖書沒有整理完畢……新聘教授還有剛被中大解聘的沈剛伯先生……現在全系共有一百三十五名學生……但鄭先生希望把文學院改成史學院。北大本科研究所中與史學有關的部門是史學部分、考古學部分和人類學部分,新增設的四個研究室,有三個與史學系有關的:明清史料整理室,主任由鄭天挺先生兼;古物整理室,主任是向達先生;金石文字整理室,主任原定為姚從吾先生……可能是唐蘭。北大的藏書一共有六十餘冊,大圖書館有五十萬冊,戰後自偽新民學院接收來的有十二萬冊(前平大法商學院),其中歷史方面的書籍約有二十萬冊。課外經常的學術活動主要有學術講演會、學術討論會、實習和參觀……目前實習的學科隻有史前史一種,參觀的對象是古跡、博物館、圖書館、大書齋、古董鋪。此外擬舉辦野外考古和旅行,對象是敦煌、雲岡等地。系裡面原有的出版物是《治史雜志》,戰前隻出過一期。在昆明又出瞭一期,最近在希望一年之內出版第三期。能夠支配的報紙史學副刊,有天津《大公報》的《文史周刊》是本系幾位教授主編的,北平《經世日報》的《禹貢周刊》是張政烺教授編的,《益世報》上的《讀書周刊》是鄭天挺教授編的,這幾種副刊都成瞭本系師生發表史學作品的地方。讀本篇有一深刻感受,民國時期輿論環境的確較為寬松自由,普通人可在報紙上較為自由的臧否教授和黨權人物;(由此觀之從1931年朱希祖被蔣夢麟取代,到1934年徹底被排擠到中山大學,傅斯年影響北大歷史系的時間基本上隻是從1934到1937年,西南聯大時期主要還是歷史社會學,抗戰勝利之後根據文獻顯示北大學生對於“史語所派”學貴專門有一定的排斥,傅斯年在學生中的聲望並不高。其地位應該主要源於史語所對北大學生的選聘,而不是具體系政上。雖然其影響之大是毋庸置疑的,但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學術譜系“成王敗寇”的歷史追溯與建構);
25、艾治平《北京大學史學系(1947)》,北大史學系和中文系一樣的惹人註目,不分軒輊。因為在《文匯報》上一篇叫作《狗》的文章受到恫嚇的向達先生,是最受青年歡迎的一位;
26、《北京大學史學系(1948)》,在戰前的二十年中,本系一直在安定的學術環境裡發展著。朱希祖先生做系主任的時期最長,延請名儒碩學擔任教授,廣開各方面的課程,充實書籍圖表的設備,使本系成為國內史學研究的重要中心。陳受頤先生繼為系主任後,更在課程制度上建立完美的體系,切實的啟導學術研究的旨趣。於是根基既固,發展有途,人才薈萃,聲譽日隆。史學界名宿如陳漢章、何炳松、陳衡哲、陳垣、鄧之誠、徐炳昶、孟森、傅斯年、顧頡剛、蒙文通、錢穆等先生,都曾先後為本系教授。陳受頤先生自民國二十年擔任本系主任,二十五年出國講學,抗戰期間在美國各大學任教授及系主任,宣揚我國文化,深得彼邦人士的崇敬。他是貫通中西的學者,尤精研西洋中古史及中西文化思想交通的歷史;
27、《北京大學史學系(1948)》,胡適校長曾經主張把文學院改為史學院,史學系的地位可以想見瞭。史學系中古史部分的課程怕是全國最整齊的,不過西洋史部分就太糟糕瞭,隻有楊人楩先生在唱獨角戲。等老系主任陳受頤先生回國後,情況或可改觀……不過大傢都沒有耐心搞那些線裝書本,大多數的同學都無心於支離破碎的考證,厭棄與現實無關痛癢的東西。他們迫切地渴求著新的知識,他們希望能從歷史的發展裡發現新的道路。史學會是全系的組織,常代表同學發表意見,也時常主辦學術講演,有時還舉行學術討論會。在最近全系又將出現一個新史學研究會,欲以新方法研究中國歷史,開辟新的史學途徑。
(三)清華大學歷史系
清華大學歷史系(1926)、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29)、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0)、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2)、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5)、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7)、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47)、陸懋德《籌辦清華大學歷史系計畫書》(1926)、《清華大學歷史系發展計畫概略》(1927)、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近三年狀況》(1929)、楊鳳起《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課程概況》(1931)、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2)、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的概況》(1934)、劉崇鋐《清華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36)、梅貽琦《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47)、《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48)、沈有鼎《清華大學歷史課程改良芻議》、吳景超等《清華大學歷史系課程商榷》……
台中月子中心價格
分析:
1、1926年辦學宗旨:(一)中西並重以成全才,(二)添聘通才以宏造就,(三)改造史書以便學界,(四)搜羅東西材料以資研究,(五)註重西史方法以廣傳習,(六)添設考古學室以資參證等項;
2、1929年全部師資:教授羅傢倫(系主任)、教授朱希祖、教授孔繁霱、教授劉崇鋐,兼任教授陳寅恪,講師張星烺,講師王桐齡,助教郭斌佳。(可謂小而精)開設歷史哲學,重視國文、英文、中西通史,東亞史、中西方法、歷史專書選讀、史學史,選修課包括中國近代百年史(羅傢倫)、西洋近百年史(劉崇鋐)、西洋中古史、美國史、西洋通史、中國通史、唐代西北史料(陳寅恪)、中西交通史,及他系選修;
3、1931年蔣廷黻任系主任,講師增加原田淑人、G.M.Dutcher(杜捷爾),教員增加郭廷以,助教增加朱延豐。清華近代史乃至中國近代史的三駕馬車基本齊備,國際化程度持續增加。課程增加宋遼金元史、英國史、高僧傳之研究(陳寅恪)、唐代西北石刻譯證等(陳寅恪),可見不管北大還是清華,其課程設置除瞭有一貫的指導思想,也有因人設崗的傾向;
台中月子中心評價
4、1932年新增教授錢稻孫(與外國語文系合聘)、噶邦福、雷海宗,新增講師錢穆、黎東方、陶希聖,新增助教楊鳳岐,清華史學靈魂人物基本齊備。課程表中第一年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論理必須選一門,八個學分。其課程重視通貫、方法和實用,本年度因為有陳寅恪和錢穆兩位導師,所以中國古代史各個斷代基本上涵蓋。陳寅恪一人即開設晉南北朝隋唐史之研究、晉南北朝隋唐文化史、晉南北朝隋唐之西北史料、蒙古史料之研究、研究所中國中古史門(晉至唐)等五門課,噶邦福開設羅馬史、上古之近東及希臘、俄國近代史;
5、1935年新增講師張蔭麟和助教谷霽光,開齊中國通史、西洋通史、日本通史、美國通史、英國通史、俄國通史等及中國史各斷代史,而同時文科研究所歷史學部專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有陳寅恪開設的中國中古史專題研究,蔣廷黻開設的清史專題研究、清史史料研究等(此年教員中有吳春晗教授明史,應為後來的吳晗);
6、1937年劉崇鋐代理系主任,新增專任講師邵循正,講師齊思和、譚其驤,教員吳晗。第一年課程中有邏輯、高級算學、微積分(擇一),六或八學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地質學、普通生物學(擇一),八學分。文科研究所歷史學部專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有雷海宗的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陳寅恪的中國中古史專題研究,張蔭麟的清史專題研究;
7、1947年必修課程中有三民主義和體育(二年級以後為選修),課程類別分為中國斷代史、西洋斷代史及國別史、亞洲史、專門史、方法論及史學史,與大相比,此時的清華史學課程已經相當體系和齊整;
8、陸懋德《籌辦清華大學歷史系計畫書(1926)》,陸懋德為創始系主任,近時學者如梁任公、王靜安兩先生,皆治史學有名,並為本校所羅致……本系之計劃,略陳者左:宜中西並重以資深造也,宜添聘通才以宏造就也,宜註重西史方法以廣傳習也,宜搜羅東西材料研究也,宜添設考古學室以資參證也,宜改編吾國史學以便學界也;
9、《清華大學歷史系發展計畫概略(1927)》,本系有專科學生十六人,他系學生兼習本系各門中西歷史課程者已在八十人以上。中史教授續添一人,已推薦史學大傢柳翼謀先生,現方等候評議會議決。增設人類學一門,請李濟之先生擔任。凡西史課程皆用西文原書,以期易於深造;
10、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近三年概況(1929)》,新史學的輸入時間短,所謂“背景”、“環境”、“演化”諸辭句雖常見於近日的出版物,實至今未深刻影響國內的史學。通史大都不通,要麼隻是解釋講義之文字,要麼采用紀事本末體,史料堆砌,要麼舍棄正史的本紀、列傳,專講《通考》《通典》,名之曰文化史,以求時髦。自二十二年起,雷海宗教授講授民族生活變遷之線索,以所編之史料選錄激發學生對舊籍之興趣,並引導學生於史實中探討史理,並以分組討論拉近師生之間關系,通史一門才算進入軌道。陳寅恪先生在本系教授之蒙古史料、唐代西北石刻等,因為學生程度不同,頗難引進。近年繼續更改,現分為兩級,第一級有晉南北朝史及隋唐史,第二級有晉南北朝史專題研究及隋唐史專題研究。前面未斷代史性質,以一時代為對象;後面為Seminar(研討會)性質,以圖引導學生用新史料或新方法來修改或補充舊史。……以專傢授其專長,其成績自然可見。(清華史學的重要特征)以往本系之外國史全為美洲及西歐之歷史,近三年來,於日本史及俄國史始得兼重。清華之史學系之新史學的成分最重……同時大規模的輸入西洋的史的觀念,二者缺一不可;
11、楊鳳起《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課程概狀(1931)》,不甚重要;
12、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32)》,史學雖然是知識界最謙遜的順民,不願意做革命傢或反革命傢,但絕不放棄本地內的生命線。清華設立好幾門普通課程如中國通史、西洋通史、日本通史、俄國通史等是專門針對與非史學系的同學和不以研究歷史為自己終生職業的同學。中國史學雖然在考據方面有相當的成績,但是在總合方面相當幼稚,就像畫傢缺乏立體的觀念,中國史學以往的成績,不過是產生瞭很多幻燈片。許多講文化史的人,不過是放棄瞭二十四史的本紀和列傳,反而把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地理志、食貨志和職官表等機械式的湊合起來,不知道沿革(演化、源流)和環境兩個根本觀念,未受達爾文學說的洗禮。清華史學研究所不辦西洋史和上古史,是因為西洋史和考古學的師資一時無法齊備,隻辦晉至唐和清兩個斷代(清華歷史系的課程設置和辦系方針,值得我們學習);
13、蔣廷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的概況(1934)》,史學系平均約有二十二種課程,其中中外史各占一半。清華史學系提倡日本史及俄國史的研究……除兼重西史及社會科學以外,設立的課程概以一時代或一方面為其研究對象,反對以往我國史學傢以一本書為始,以一本書為終,做一本書的註疏考證的治史模式。歷史研究所的學生有兩個責任:一是對研究領域(中古史和清史)已得的知識,二是在已得知識的基礎上重新發明;
14、劉崇鋐《清華大學歷史系概況(1936)》,本系成立於民國十五年,當時僅有教授三人,學生三人,圖書費隻有數百元。1936年有教授八人,講師二人,教員一人,助教三人,圖書費增加至一萬三千元,課程二十二門。學生人數,除一年級部分系外,二年級有二十五人,三年級有十八人,四年級有十人,研究院共四人(可見當時清華已經有通識模式);
15、梅貽琦《清華大學歷史系(1947)》,聯大時期的清華師資有陳寅恪、雷海宗、劉崇鋐、噶邦福、王信忠、孫毓棠、丁則良、孔繁霱等人,其中張蔭麟先生不幸於民國三十一年作古。民國二十八年歲首,聯大歷史系與北平圖書館合作,組成中日戰事史料征輯會,三校各聘教授一二人指導工作。本校歷史系由雷海宗、王信忠二人負責,由文學院院長馮友蘭先生主持會務;
16、《清華大學歷史學系(1948)》,歷史系同學特別少,但是清華園中到處都是我們的夥伴,歷屆理事都有我們同學當選。到瞭傍晚,這些人開會、練唱、教識字班、扭秧歌、采訪新聞、管弦樂隊等,沒有一人在屋裡。(從這一點上看,清華的歷史系的校風和北大相比,倒有相似之處)
(四)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歷史學系
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1937)、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1938)、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1939)、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0)、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1)、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2)、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3)、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4)、西南聯大歷史學系(1945)
分析:
1、1937年有王信忠的現代日本、現代中日外交史,毛子水的年代學,歷史系各教授的戰史資料收集試習,潘光旦的民族與優生、傢庭問題、人才論,陳達的勞工問題、人口問題,樊際昌的社會心理學,李景漢的初級社會調查、高級社會調查,蘇汝江的社會機關參觀,陳序經的社會學通論、主權論等,於時局動蕩之時,歷史與社會緊密結合;
2、1938年之後資料隻有歷史學組,加入邵循正蒙古史研究,姚從吾匈奴與匈人,張蔭麟歷史哲學,借古喻今,師資混合三校,似乎清華為多;
3、1939年加入噶邦福戰爭史;
4、1940年改稱歷史學系,加入陳夢傢銅器銘文研究(古物與古史),同時在歷史學系和中國文學系開設;
5、1941、1942、1943、1944、1945課程更加齊備,但亦無突出特色,整個抗戰期間不論師資還是課程,都受到相當的影響。而對勘北大、清華同時期歷史系,發現北大1939年、1941年都有記載,而清華1937年到1947年中間是斷檔的,所以可以初步判定北大在西南聯大時期曾短暫獨立,這也是為什麼西南聯大時期歷史系多以清華師資為主,而聯大時期的清華師資和生源後來又有相當部分稱為南開史學的重要來源。
(五)中央大學歷史系
中央大學史學系(1930)、中央大學史學系選課指導書(1933)、中央大學歷史社會學系學程表(1941)、蔡守堃《中央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44)、繆鳳林《中央大學歷史系課程規則說明草案要刪》
分析:
1、《中央大學史學系(1930)》,南高之時屬於文史部,由劉經庶先生主持;東大之時改為文理科下史地系;1929年革命後屬於社會科學院下史地系,由陳漢章先生主持;1930年改為文學院下歷史系,由雷海宗先生主持。其中陳漢章先生教授中國民俗史,蒙文通先生教授中國古史研究,雷海宗先生教授西洋中古史、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史、西洋文化史,此時陳漢章已經排擠出北大,蒙文通和雷海宗還尚未去清華。當年共有學生72人,書籍597冊,雜志343冊,掛圖70幅,繪圖90幅。值得重視的是當年其增加學程中包括西洋史方面如埃及、巴比倫、亞述等專期,這是國內首次提出該計劃。其課程中較有特色的包括中國風俗史、中國文化史、中國革命史、西藏史,北亞史、回教民族史、歷史哲學(央大和清華有),另外設有歷史研究班(北大和清華有歷史研究所);
2、《中央大學史學系選課指導書(1933)》,規定本系設置方針為:一、養成治史之專門人才。二、以科學方法整理國史(和北大胡適整理國故不同)。三、研究外國歷史並探討其治史之方法。四、培養中學歷史學科之師資人才。(這一點較有特色)其課目支配標準為第一學年重視基本科目,第二學年重視中外近代史,第三年起分為國史組合外國史組。全校的共同必修包括國文、英文、黨義、普通體育、軍事體育等。本系學生必須有一個輔系,必須從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社會學系、哲學系、地理學系、教育學系、政治學系、經濟學系中選。系外必修包括普通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其課程中比較有特色的包括中國南方民族史、回教諸國史、菲亞古國史、德國史、法國史等;
3、《中央大學歷史社會學系學程表(1941)》,改為歷史社會學系,基本語言是國文、英文、日文,比較有特色的課程包括社會主義運動、保甲與民訓(選修)等;(不論是聯大之北大、清華、南開,還是央大在戰時因為時局需求和辦學資源有限,歷史系均改為歷史社會學系)
4、蔡守堃《中央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44)》,現任系主任是張貴永先生,在德國柏林大學研究史學,在系內主講西洋近世史及西洋史學史。沈剛伯是前任系主任(實際上並未到北大赴任),西洋史專任教授,開有歐洲上古史、英國史。賀昌群先生精研兩漢魏晉隋唐諸代,並通內典。郭廷以先生在系內開設中國近世史、中西交通史等課,是研究清史及中國近世史的專傢,有《中國近代史》幾大卷及《太平天國歷法考訂》諸書。繆鳳林先生是史地系主任兼本系教授,專研中國通史,是史學大傢柳翼謀老先生的高徒,先後有《中國通史綱要》三卷和《中國通史要略》。(史地系和史學系為兩個建制,很有特色)此外還有專研中亞西亞史的朱延豐先生和回教史專傢納子嘉先生;
5、繆鳳林《中山大學歷史系課程規例說明草案要刪》,註意點有三:適合學分制,台中五星級月子中心不作高論,註重實用,其課程中有畢業論文,風格和清華近似,和北大差異更大。
(六)中山大學歷史系(廣東大學—嶺南大學)
廣東大學史學系課程(1924)、廣東大學史學系課程(1941)、中山大學史學系(1930)、中山大學史學系(1933)、中山大學史學系課程概略(1934)、中山大學史學系(1935)、中山大學史學系(1936)、中山大學歷史學系(1943)吳康《廣東大學史學系一周年經過概略(1925)》、《嶺南大學歷史政治系(社會學)概況(1938)》、《中山大學史學系(1930)》
分析:
1、1924年廣東大學史學系課程,既有哲學社會科學之哲學概論、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經濟學、生物學、地質學,又有“語言歷史”之言語學。所有課程中非史學部分占多數,史學課程中,經濟史傳統最著,有中國經濟史、中國財政史、外國經濟史等三種。值得註意的是發佈該課程的原件為《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25號,證明這一時期廣東大學史學系課程受到革命軍政府的影響;
2、1941年其課程中有史通研究、文獻通考研究、通志、後漢書研究、資治通鑒研究、三國志研究、晉書研究、南北史研究、新唐書研究、五代史研究、元史研究、明史研究、清史研究、水經研究、隋書地理志研究、漢書藝文志隋書藝文志研究,這體現瞭廣東大學重視史學元典的特點,此外其課程表中歷史學派研究、浙東派史學研究等課程也很有特點;
3、1930年中山大學史學系課程,有殷墟文字研究、三代古器物研究、說文解字部首箋異、史學史、商周史幾種與上古史聯系密切,中國經濟地理、中華交通地理、中華地理沿革等幾種與歷史地理聯系較為緊密,又有人生地學史研究實習(中國之部)較有特色,從其可一窺中大史學淵源;
4、1933年課程中有民俗學、歷史哲學等,其中民俗學與北大相近,歷史哲學與清華、央大相近。史學系教員有朱謙之、朱希祖(二朱是史學社會科學化的關鍵人物)、蕭鳴籟,副教授陳廷璠,講師何襄明鄧五人。而1931年朱希祖已經去勢,1933年其還為北大兼職教授,1934年已經不見蹤影,可見其很有可能被排擠到中山大學。容肇祖為胡適弟子,1933年在中山大學,1934年進入北大教授思想史,可見核心——邊緣地位之位移與北大、中山人事、理念之嬗變;
5、1934年課程中出現黨義,與此相比中央大學出現黨義課程是1933年;
6、1935年課程中,一年級是以通史為中心,二年級以古代史為中心,三年級以近代史為中心,四年級以現代史和論文寫作為中心,和現在的課程教授體系相似;
7、1936年必修課程中出現考古實習,選修課程中出現方志學;
8、1943年的課程中出現三民主義,與此相應的,清華大學1947年才出現三民主義課程,中央大學1941年開始有社會主義運動、保甲與民訓課程,表明中山大學黨化程度較高,且比較堅持總理遺教,這一點和人大有類似之處;
9、吳康《廣東大學史學系一周年經過概略(1925)》,楊宙康先生由講師轉為教授,由東南大學轉入學生兩人,學生自主研究組織有人地學會、文史學會(與文學系學生合開)、研究室(文科合辦),共有教授一人、專任講師三人,學生人數九人。規模雖小,但能開設英文、法文、德文、俄文;
10、《嶺南大學歷史政治系(社會學)概況(1938)》,原來的社會科學系,民國二十四年上學期改為歷史政治系,包括歷史、政治、社會學三科,主修學生為全校之冠,雖然受到戰爭影響但是仍舊有四十八人(人大歷史學院應該也開設類似PEE的課程);
11、《中山大學史學系(1930)》,本校前身為廣東大學,逮本校改組為國立中山大學之後,增加目錄指南、殷周古器物器銘、殷墟文字、人類學實地工作、考古學書目指南、中國上古史、上古史研究實習、史前文化史、歷史研究法、書經研究、春秋研究、孔子研究、古代地理研究、經學史、中國中古史、中國近古史、近世史、近代史料研究、清史要略、中國近三十年史、歷代疆域沿革、中國地理沿革、西洋古代史、西洋中古史、西洋近代史、歐洲最近史、英國史、歷史哲學、史學問題等,主要集中在上古史、中國(世界)近現代史、古代經典等。每周定期講演的有史學導論、中國近三百年來思想史、史學討論等,本系同時設立語言歷史研究所。(疑問在於,1930年廣東大學已經變為中山大學,但為何又會出現1941年廣東大學史學系的課程表?還有北大、西南聯大也是這樣,其中根源還需要史料論證)
(七)燕京大學歷史系
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20)、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28)、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29)、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30)、燕京大學歷史學系課程一覽(1931)、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35)、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36)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41)、《燕京大學歷史系的近況(1937)》、周學章《燕京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40)》、車蕙《燕京大學歷史系(1947)》、《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48)》、《燕京大學歷史學系一年概況(1949)》
分析:
1、1920年燕京大學歷史系課程有近代歐美歷史之來歷、近代亞洲歷史之來歷、普通史、中國史、法國革新及十九世紀、亞洲歷史、太平洋沿岸史、基督教會史、英國普通歷史、美國史,教會學校的性質顯而易見;
2、1928年歷史系教授有王克私(外國人、系主任)、王桐齡、洪煨蓮(業)、費賓閨臣、陳垣,副教授有張星烺,助教有李瑞德、慶美鑫女士、孟世傑、李崇惠,(宗教學院)教授柏基根、李榮芳,名譽講師夏爾孟,英文系助教謝迪爾,其中外國人有6人。其比較有特色的課程分為三部分:一是研究耶穌之史料、英國藩屬史、拖雷美與塞留斯統治下之地中海東南(西紀前323年)、羅馬百年統治下之巴勒士登(西紀前68年至西紀後70年)、後中世紀至宗教改革時代之歐洲史、基督教史(以上與宗教史相關),清史、中國民族史、宋遼金元史(以上與民族相關),歷史研究法、高級歷史研究法、歷史教授法、中國史學目錄(以上為研究方法);
3、1929年洪煨蓮為系主任(在假),王克私為代理主任。教授增加張星烺,助理增加朱士嘉,(國文學系)教授容庚等。歷史學系的宗旨為:使主修歷史之學生明瞭以往之大勢,精通史學之方法,能應用科學的方法以研究歷史(尤註重中國史),在大學、中學教授歷史;使普通學生明瞭何為史觀,並略曉史學之方法,蓋史學方法乃近代任何學者所必不可少之工具也。(習近平: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燕京大學亦重視第二外國語(法文、德文),亦重視跨學科研究,強調主修生最好選修地理學一門,社會經濟、政治通論各一門。(可見史學社會科學化始終是主流,歷史與地理結合最緊密,其次是歷史與社會)課程分為中國與遠東、遠東以外之世界、歷史方法三類,比較有特色的課程為巴裡斯登考古紀況;
4、1930年系主任為費賓閨臣,陳垣為國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增加顧頡剛,講師增加張爾田、方壯猷、鄧之城等。修業程序包括文學院必修課程,本系必修和宜選等幾種,比較有特色的包括方志研究(僅燕大和中山)、被虜後之猶太人研究、羅馬人統治之巴裡斯登、國際聯盟之起源與發展等;
5、1931年李瑞德成為講師兼代理主任,有許地山講授之中國禮俗史、道教史、佛教史;
6、1935年李瑞德仍為系主任,助教中增加馮傢昇,課程分為中國與東亞細亞、東亞以外諸國史、歷史方法,證明亞細亞和東亞這一概念此時已經出現並流佈,新設課程有伯勒斯丁考古學;
7、1936年出現中國之革新、古跡古物調查實習(近似於中山大學)等課程,顧頡剛擔任系主任(北平三大老板開始形成)、兼任講師齊思和、韓儒林、譚其驤,兼任助理有侯仁之(顧門勢力開始形成)等;
8、1941年齊思和為系主任,講師中增加聶崇岐、翁獨健、裴文中等,名譽兼任講師為侯仁之,張爾田為研究生導師。課程分為中國史與亞洲史、中國史與亞洲史研究、西洋史、西洋史研究、史學方法與輔助科學、史學研究,與其培養目標相似,體現瞭層次性,新設課程有北平宗教古跡古物調查研究(此時東亞變成亞洲,應與日本宣揚“大東亞共同圈”相關);
9、《燕京大學歷史學系的近況(1937)》,1937年4月24日出版的《燕大友聲》:……駱駝的性格……最有英國牛津大學的風度。教師們對課外制定的參考書,雖然介紹甚多,但全不強迫閱讀,也不在意點名制度,更忽略考試,完全尊重學生個人研究精神。至本學年(學生人數)已達三十八人(研究生不在內),男女各半數。他們的畢業論文擇優發表於《史學年報》,或出版單行本。(學生發C刊)本學年起歷史學系本科生與研究院的學生,輪流編輯刊物《史學消息》,主要內容包括習作、譯述、漢學論文、“支那學”論文、書評、書目、消息、會訊等。本系還成立“燕京大學歷史學會”,每年出版一期《史學年報》,《史學年報》和《燕京學報》是燕園內壽命最長的兩種專門學術刊物,《史學年報》已出八期,正在籌備第九期,更預備十周年紀念專號。經費主要來自於學系津貼、廣告收入、會員捐助等,其前三期在琉璃廠的價格高至三元。研究生有九人,研究期限最少兩年。其中國史部分參考書目包括史實之部、典章制度之部、史學考證之部、史學批評之部,極有章法;
10、《燕京大學歷史系本年概況(1938)》,顧頡剛本年趕赴甘陜調查西北邊疆教育,系主任由盧思貝(女士)代理。1937年洪煨蓮先生著成《兩漢經學源流考》一文(即《禮記引得序》,刊載《史學年報》第八期),以是榮獲法國Lacademie des Ins criptionet Bellers-Letters一九三七年度之Stanislas Julien東方學獎,該獎金獎於每年世界所出關於中國學術貢獻最大之著作一名,中國學者第一個得此獎項的為李濟先生的安陽發掘報告書,其次為洪煨蓮先生;
11、《燕京大學歷史學系概況(1940)》,系主任由齊思和先生代理,當年本系主修生,本科三十二人,寒假畢業者二人,暑假畢業者六人;研究生六人,畢業者二人。外系同學選修之選修本系課程,則較往年倍增,現代史一班竟達二百二十人;
12、車蕙《燕京大學歷史系(1947)》,老教授洪煨蓮在還在美應聘講學未歸,系主任是齊思和,“古今中外”樣樣俱全,比如商周春秋、美國史、西洋近代史等。鄧之誠先生對歷朝史事非常熟稔,尤其以明清史最為拿手,其代表作為《中華二千年史》。通七八國文字的翁獨健先生,對亞洲史有專門的研究,尤精於蒙古部分。聶崇歧先生研究宋史,對典章制度特別嫻熟。貝魯斯女士教授西洋通史有名,德國老學者福克司對滿清、蒙古有獨到的研究,日籍老教授鳥居龍藏教授人類學。抗戰時期物質方面損失瞭一百多幅珍貴地圖;
13、《燕京大學歷史學系(1948)》,本屆學生總數不過二十八個,但是旁系的同學選歷史課程的確是最多的。(這一點和嶺南大學相似)鄧之誠老先生有“活史料”之稱……周一良先生將重返燕園執教……有人說歷史系的同學好靜,用功風氣濃厚,如圖書館二層大半數是歷史系同學在作讀書報告。但本系同學在課外活動方面也最活躍……本屆自治會的負責人中,歷史系同學就占瞭四席;(這一點和北大、清華類似)
14、《燕京大學歷史學系近十年概念(1948)》,燕京大學歷史學系創於民國八年(1919),王克私先生任主任時期,以西洋史為主;民國十二年洪煨蓮先生主持系政,中國史課程出具規模,(1926)嗣後又得哈佛燕京學社的協助,研究工作從西洋史轉向中國史,同年成立歷史學會,並刊行《史學年報》。1946年研究院歷史學部遵照教育部定章,改為歷史研究所,並將設立博士學位。課程主要有中國史、西洋史、亞洲史、史學方法及輔助科學,翁獨健先生開設中亞語言指導研究。本系教授一部分為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其研究范圍上古之部為齊思和,秦漢明清之部等鄧之誠,宋及歷代典章制度之部委聶崇歧,遼金元為翁獨健,魏晉南北朝為周一良,地理沿革之部委侯仁之,印度之部委陳觀勝。其學生論文有三十五年六月徐緒典的《乾隆毀禁書籍考》、戚國淦《曾惠敏公年譜》,三十六年六月歷史學部有許大齡《清代捐納制度之研究》,三十七年一月歷史學部有萬心蕙《總理衙門考》;
15、《燕京大學歷史學系一年概況(1949)》,《燕京學報》三十五期刊載文章有齊思和先生《孟子井田說辨》、鳥居龍藏先生《金上京城及其文化》、周一良先生《敦煌寫本雜鈔考》、齊思和《商君書解詁定本(書評)》和《?堪文集(書評)》、安志敏先生《史前時期之西北(書評)》和《鬥雞臺溝東區墓葬》等。同學方面,本年度秋季開學時,註冊者計有二年級男五、女四,三年級男四、女二,四年級男七、女七,研究院男三,女二。因時局變遷,暑期時留校中計二年級男四,女三,三年級男一女一,四年級男四,女三,研究院男二,女二。本年度研究論文題目包括三十八年一月:李遠勛《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和聖庫制度研究》,三十八年六月:韓淮純《八王之亂》,劉惠珍《盛宣懷傳》,楊逸民《唐代租庸調研究》,石榮年《唐代吐蕃年表》,時宗本《清代立憲始末》,張子雲《明代吐司制度考》等。
(八)各大高校歷史系所用之稱謂:史學門、史學系、史地部、歷史學系、史地學系、文史學系、歷史社會學系、歷史地理學系、歷史政治學系、哲史學系、歷史社會系、歷史政治系(社會學)……
五、結論及其他
◎ 北大歷史系之核心在於朱希祖-何炳松,蔣夢麟-胡適-傅斯年地位之嬗變,自1919年胡適出現之後,其遲至1931年才出現在北大的講臺上,繼續講授《中國哲學史》。其間由朱希祖掌權,推行史學社會科學化改革,亦即”新史學派“。之前分別為林紓為代表的“《選學》謬種,桐城妖孽”和章門弟子,之後為傅斯年為代表的“歷史語言派”,亦及“新漢學”派。但自張勁及其他人的一手史料看來,抗戰後期,北大學生普遍對細碎考證有所厭煩,對傅斯年本人評價並不十分之高,雖然他們也承認胡適和傅斯年的能量,謂姚從吾到河大任校長,是兩位之威逼。但傅斯年的地位顯然有後來臺灣史語所、服膺胡適理念之諸公和嶽南等所構建成分。北大歷史系史料較多,其中可以理出北大世界史、歷史地理、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等各自的發展線索。
◎ 清華歷史系具有小而精的特點,其1929年專任及兼任教師僅8人,之後最多時一直保持在十餘人的規模。自1926年清華歷史系確定辦學宗旨為:(一)中西並重以成全才,(二)添聘通才以宏造就,(三)改造史書以便學界,(四)搜羅東西材料以資研究,(五)註重西史方法以廣傳習,(六)添設考古學室以資參證等項以來,基本上沒有發生過變化。清華一貫註重通史的研習,本系教師專任抗戰史料搜集,推進西北史料、清史史料和近現代史史料的研究,西洋史的課程占到一半以上,極為重視外文訓練,因為李濟之的坐鎮,清華-美國的考古也一直強於馬衡坐鎮的北大-日本考古。1926年陸懋德主持建系規劃,1931年蔣廷黻任系主任,教員增加郭廷以,1932年教授增加雷海宗,1937年劉崇鋐代理系主任,新增專任講師邵循正,自此清華史學的靈魂人物都已齊備,清華成為中國近代史學科、世界史學科之重要淵藪。又因蔣廷黻等曾參與北大教學,蔣廷黻主張重視沿革、環境、達爾文學說,清華選修課程中有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地理、普通生物學,可見清華在某種程度上認同朱希祖的主張,也是當時國內“新史學”之殿軍。當時清華歷史系不論在學科建制和教學上都頗得法,教學上沒有力量就不開,教學上有Seminar方法,此外清華的“三民主義”課程也應該重視。
◎ 西南聯大歷史系大多數時間是以歷史社會系的名義存在,師資上以清華為主,而北大歷史系南遷中堅持到長沙臨大和西南聯大上學的王志玖、王玉哲、楊翼驤等後來成為南開史學的重要來源。而對勘北大、清華同時期歷史系,發現北大1939年、1941年都有記載,而清華1937年到1947年中間是斷檔的,所以可以初步判定北大在西南聯大時期曾短暫獨立。
◎ 《中央大學史學系選課指導書(1933)》,規定本系設置方針為:一、養成治史之專門人才。二、以科學方法整理國史(和北大胡適整理國故不同)。三、研究外國歷史並探討其治史之方法。四、培養中學歷史學科之師資人才。作為中央學府,南高史學有與北大史學相抗擷之自覺,以《學衡》和《史地學報》為陣地,“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以“董理國故”對抗北大“整理國故”,柳翼謀是南高史學的靈魂人物,繆鳳林是中堅人物,反傅(斯年)先鋒,陳漢章南下在南北史學之爭中有關鍵意義。南高史學課程中西藏史、北亞史、回教民族史、中國革命史(至少國統區)為他校所無,1930年其甚至有打算開設埃及、巴比倫、亞述專期,堪稱世界史又一重鎮源頭。而開設社會主義運動、保甲與民訓(選修)又彰顯其中央學府地位。
◎ 中山大學歷史系具有比較特殊的位置,一方面他繼承瞭國民黨黨化大學廣東大學和教會大學嶺南大學的歷史遺產,熔鑄多種元素於一身;另一方面它又是當下“華南學派”的歷史淵源所在。廣東大學歷史系有著重言語學、重視經濟史、重視史學元典的特點。嶺南大學是融歷史、政治、社會學三科,主修學生為全校之冠。而民國時期的中山大學比較重跨學科、上古史、歷史地理、方志學(後來歷史人類學和眼光向下的萌芽),其“三民主義”課程也有黨化大學的烙印,朱謙之與北大南下之朱希祖共同推進中大史學社會科學化改革。
台中產後護理中心介紹
◎ 燕京大學具有教會大學的背景,所以其歷史系課程設置也不能不受其影響,在王克私時期主要以西洋史和宗教史為主,在洪煨蓮時期中國史粗具規模,哈佛燕京學社介入之後漸漸由西洋史轉為中國史。以歷史學會為代表的史學組織,以《史學年報》《燕京學報》《史學消息》為代表的史學刊物,自由而重視個人精神等,是其重要特點。與嶺南大學類似,燕大歷史系選修人數最多;與清華大學類似,燕大歷史系高度重視史學方法。洪煨蓮、王桐齡、鄧之誠、聶崇岐、翁獨健、裴文中、侯仁之等是代表人物。所以顧頡剛能以燕京大學等為依托,與胡適、傅斯年分庭抗禮,為“北平三大老板”。
◎ 本文選題所用之史料主要是各大高校歷史系課程學程、系況、課程標準等,一方面從靜態層面上展現當時各大高校歷史系的設計、課程、師資等概況;另一方面制度背後又折射出社會、文化、思想與時代烙印,不同學校有著不同風格要旨理念之別(大學祖庭、留美預備役學校、中央學府、黨化大學、教會大學、後方民主堡壘各自具有不同特點)。不同大學歷史系之間人員流動,將孤立的點連成線甚至動態的網絡(如陳漢章南下央大,朱希祖南下中山),形成一部活著的大學史、學術史、思想史、社會史和文化史。不同大學歷史系之間比勘,可以發現許多異中之同(比如抗戰時局的影響)和同中之異(比如聯大和中山時期,北大和廣東大學歷史系史料何以存在?)帶著這些問題可以將大學校史系史研究進一步推進。當然,本選題所用的材料並不全面,比如缺少教材、學生活動、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內容,比如除瞭北大歷史系,大多數高校的史料並不完善系統,如何在這些一鱗半爪的歷史碎片中還原出歷史的本相,這才是我們應該匠心獨運的地方。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